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Folksonomy是一种新的信息资源组织方法,本文介绍了Folksonomy的涵义、分类,并通过对Folksonomy特点的分析及其与传统信息标引方式的比较,阐述了Folksonomy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和前景,同时也指出了Folksonomy存在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开放存取(OA)领域中"模式探索、资源建设、用户服务"研究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当今学术界基于本体的用户服务理念和基于Folksonomy的用户服务思想两大主流的用户服务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本体与Folksonomy融合的视域,尝试构建了开放存取(OA)用户服务体系框架模型,并对该框架模型中的6个主要核心环节进行了阐述。最后从语义性、动态性、多样性3个方面对基于本体与Folksonomy融合的开放存取(OA)用户服务体系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桂筱丹 《图书馆学刊》2010,32(11):46-48
Folksonomy是Web2.0环境下新兴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对Folksonomy源起以及涵义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其特征对Folksonomy具有的优势、现存的缺陷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实例探讨了Folksonomy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Wiki与Folksonomy的专业信息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Wiki和Folksonomy的技术原理及其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对比了Wiki与其他几种网络应用在专业信息组织中的优势,及Folksonomy对专业信息资源组织的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ki和Folksonomy的专业信息服务组织及其实现模型,对专业信息服务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Folksonomy成了互联网信息组织的新宠,它的出现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研究大众分类法在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建设策略、优势和不足,以及成熟的应用,以2005~2012年间LISA数据库收录的关于Folksonomy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进行载文、著者、期刊和主题分析.基于这些分析,将研究文献归纳为3种主题,详细阐述了主题内容,总结了发达国家图书馆Folksonomy的应用,指出了国内图书馆使用Folksonomy应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Folksonomy的Ontology构建探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有志  王军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122-122
阐述了Folksonomy和本体的概念及特征,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合Folksonomy概念模型,提出可以基于Folksonomy半自动地构建和丰富本体。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并分析其中要克服的一些主要障碍。最后指出采用Folksonomy和本体双向融合的方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详实数据的基础上,以CiteUlike为例,对Folksonomy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实例解析,分析了CiteULike中标签、用户、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标签之间的关系及其聚类特性,从而得出结论。Folksonomy这种分类形式在网络资源组织和用户行为研究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对2006-2011年国内"Folksonomy"的研究论文,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空间分布、资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主题分析,总结国内"Folksonomy"研究特点,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Folksonomy的特点,调查统计Folksonomy在国内大学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这些图书馆利用Folksonomy的广度和深度、技术支持平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归纳总结图书馆如何对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的揭示,如何鼓励用户主动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创建与组织,形成用户参与的图书馆新型知识组织模式,构建"参与式图书馆",让处于"沉睡"状态的图书馆知识得以被"唤醒",并得到更好好利用。  相似文献   

10.
Folksonomy凭借其在知识组织与资源检索等方面的优势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了新的途径.选取国内外16家大学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从标签对象、标签功能、主题类别等多个维度对国内外大学图书馆Folksonomy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外大学图书馆的Folksonomy应用在标签对象的经典性、标签功能的丰富性、主题范畴的涵盖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图2.表5.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在语义出版发展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学术期刊数字资源聚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面向语义出版的学术期刊数字资源聚合的方法,以期解决学术期刊数字资源提供与科研用户信息需求间的矛盾。[方法/过程] 探讨面向语义出版的学术期刊数字资源聚合模型,构建以"冠心病"为具体应用背景的资源聚合实例,验证面向语义出版的数字资源聚合方法在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中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以语义出版为导向进行学术期刊数字资源深度聚合,可以实现数字资源知识单元之间及与外部知识组织的语义关联,为科研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2.
简述基于关联数据的资源聚合相关技术,调研国内外图书馆利用关联数据进行资源聚合的相关应用与研究。详细阐述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聚合方案,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标引、创建与发布、浏览与检索、多维度聚合等。最后,以"瓯塑"为例设计并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聚合实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针对社会化标注系统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组织后带来的资源检索与导航问题,提出依托主题图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模型,以期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检索效率并建立有序的可视化导航。[方法/过程]在剖析利用主题图实现社会化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档案领域基于主题图的资源聚合模型,给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形式概念分析析取数字档案资源主题图的主题类型、关联关系及资源指引三要素的体系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数字档案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结果/结论]以NARA数字档案标注系统中的"Women at War"话题为例,利用所提方法并结合Ontopia工具实现目标话题的数字档案资源聚合,有效提高系统中数字档案资源的检索效率和导航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字资源再组织问题,对比经典的“数字资源整合”模式和新兴的“数字资源聚合”模式之间在背景、目标、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剖析数字资源再组织模式从整合到聚合的变革路径,并指出了数字资源再组织模式发展的精细化、体系化、可视化和立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CNKI收录的有关数字资源整合与聚合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借助Ucinet、Sati3.2等软件,揭示大数据环境下数字资源整合和聚合领域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国内数字资源整合与聚合研究现状,并对数字资源聚合研究的深入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聚合是数智时代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转向和创新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四军苏浙军区红色文献资源呈现分层、分块的多模态繁荣格局,而主体多元、标准不一、关联融合不充分、线上与线下交互不足等问题则制约其整体记忆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文结合红色文献以“时间—空间—事件或人物”为主的资源结构,从资源采集与加工、本体建构、关联聚合、知识挖掘四个层次设计基于语义关联的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知识聚合模式,并以粟裕将军及其事迹为例,进行元数据设计、本体模型构建、生平事迹GIS可视化等实证研究,以期为数智时代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面向知识发现与服务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的结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众分类法与受控词表作为网络知识组织系统的重要构成,对于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网络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区别于受控词表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分众分类法的自下而上、用户为中心的构建特色成为个人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之一。受控词表具有词汇规范性、严格性以及语义关系丰富等优点,分众分类法具有丰富的标签资源及用户数据,但也有标签自由性、随意性、不准确性等不足。如何利用二者的优势及时更新、修改、完善受控词表,最终达到二者优化的目标,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本文在调查国内外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围绕受控词表与分众分类法的结合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综述,预测其发展趋势,旨在推动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以综合发挥传统信息组织方法与现代新型信息组织方法的优点,实现对现有中文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徽州文化内容丰富,门类众多,其数字资源呈现出海量、分散、异构、多粒度的特点。因此用户既无法在宏观上准确地把握徽州文化的主线,又不能在微观上清晰地定位徽州文化的细节知识点,从海量的徽州文化数字资源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融合关联数据和分众分类的多维度聚类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方法/过程] 在方法上综合关联数据聚合与分众分类聚合的优势,取其所长,试图从宏观与微观上全面展现徽州文化数字资源的知识信息。同时在聚合内容上,实现内容来源多元化的徽州文化数据资源的关联数据聚合,展示基于内容的多维度聚合。[结果/结论] 通过实验,有效展示所收集的徽州文化数字资源的主要知识群落与知识单元细节,将来源异构、内容异构、展现异构的徽文化数字资源有序重组,实现知识库与用户需求的无缝融合,提升用户知识获取体验。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同资源库和平台使用独立的技术框架、资源格式和应用程序,导致存在"孤岛"问题,不同机构在资源共享上存在障碍,尽管近年业界就数字资源集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和实践主要面向发现服务,读者在资源使用和管理上仍然受"孤岛"问题制约。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是由国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推出的一项技术标准,用于定义一组规范的资源传输接口(API),促进异构平台和资源库对图像资源的交换和共享。文章引入IIIF技术,讨论如何促进用户一站使用和多来源集成资源,并就改进发现服务的性能进行探讨。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IIIF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就IIIF的特点进行分析,包括:独立于系统环境;开放的应用建设;保存与使用分离。在此基础上,提出IIIF在数字资源集成中的应用设想。在数字资源集成中,IIIF的主要应用包括:搭建一站资源使用环境;为用户安装专业浏览器;为用户集成资源创造条件;建设虚拟特色数据库。  相似文献   

20.
分析数字图书馆资源的社会网络关系,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指标,按照资源聚合的模式,利用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等测度分别验证资源聚合的结果及效果,以优化资源的质量、提高资源的可用性并增强资源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