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化期刊社的系统设置及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期刊社业务分类,提出了数字化期刊社的运行模式,研究了数字化期刊社服务器的设置及其网络安全特点,分析了内部服务和外部服务的形式,提出了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最初有计划、有规模地进行期刊数字化的是一些学术性、行业性期刊,随后大众类、消费类期刊也以尝试性的态度,开始积极地探索.对于期刊业而言,数字化的发展正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传统期刊,并且给办刊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期刊社的运行方式带来了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过程对期刊社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冲击更大,这种冲击将进一步塑造期刊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林元 《大观周刊》2012,(49):157-157
作者针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运用电力技术对调度运行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对电力调度运行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他常常和我们一样,在野兽出没的深山巡视线路。人无法通行时,就沿着野猪拱出的通道前行,真怕撞见野猪。"大运行体系主力整合公司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相关业务,调整调度体系功能结构,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各级输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与电网调度业务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调度控制体系,实现国调、分调运行业务一体化运作。  相似文献   

5.
未聪月 《大观周刊》2012,(46):189-189
本文着重谈电网调度安全运行问题.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及应用实时安全告警系统等加强电网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要发挥信息网络在期刊社的应有效能,就必须对期刊编辑工作流程进行再造,通过流程再造,系统推进组织扁平化、管理柔性化、工作一体化、运行实时化以及业务国际化,从而在编务管理网络化基础上实现期刊可持续发展。   一、网络管理   1.宏观上,逐渐推进广域网络管理   目前,中国“金版工程”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管理信息网络与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发行信息网络已启动,一些公众信息网络也正在配合政府上网工程而逐步建立,信息服务社会化日渐成为可能。时下迫切的任务是支持所有期刊社上网和全行业计算机联网,并建立出版的编、…  相似文献   

7.
李俊 《信息系统工程》2013,(4):69-69,103
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必要性上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调度现状,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的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朱静文 《编辑学报》2022,(3):312-316
在期刊集约化管理的背景下,运用信息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成为期刊社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出版管理信息化,提高出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合理利用资源,上海大学期刊社根据期刊出版管理实际需求,在ERP系统中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期刊集约化管理中出版流程管理的模块。该部分基于模块化思想实现了出版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处理、出版管理等功能,具有针对性强、易于使用功能等特点,较好地解决了对出版流程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就根本属性而言,期刊是一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有机结合体,它承担着知识信息传播和文化积累等重要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期刊社的出版活动看成是知识管理。当然,作为一种在知识经济环境中产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知识管理的内涵和价值远远不是期刊社的出版经营活动所能完全体现的。我们研究知识管理,是要运用知识管理的一些基本观念和方法为从事期刊业的种种实践活动服务,解决期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期刊的社会功能,使期刊社管理者通过对期刊社所拥有的知识和期刊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利用,以达到期刊社提高创新能力,优化结构,增强竞争能力的目的。期刊社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期刊社的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期刊中所刊登的各种文章、图片、图表,出版经营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作者和读者的信息记录等属于显性知识。而期刊社工作人员对这些知识资源的选择、管理、编辑加工以及把它们提供给读者的各种服务活动则是隐性知识。知识的转化与创新在期刊的出版经营过程中有很多具体体现。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期刊社的隐性知识存在于期刊从业人员、作者、读者的头脑和行为中。从业人员之间共享工作经验和技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文章作者的商讨交流,收...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形势下,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传统期刊社寻求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在融合的网络运营环境中出现强有力的利润增长点,是衡量大众文化期刊社转型成功的标准.大众文化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盈利乏力,主要原因是免费阅读惯性的冲击、大众文化特色相似性的竞争、互联网思维的缺乏.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大众文化期刊转型升级的进化路径:洞悉互联网经济逻辑,打造互联网基因项目;盘活存量资源,构建多元利润增长点;做强优质内容生产,运营粉丝经济;做好移动终端消费入口,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论期刊社人力资源的管理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为了促进期刊社的健康发展,必须对期刊社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提出一套管理期刊社人力资源的方法:合理配置人员;对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实行竞争淘汰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出版后刊社审读:作用·意义·组织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华峰 《编辑学报》2012,24(4):384-386
科技期刊出版后期刊社进行全面审读,是《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法定要求,同时是期刊质量控制的重要反馈环节,落实责任制的重要措施,交流业务、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质量检查的最后防线。期刊社要从制度建设、统一审读方式与时间、明确审读内容等方面入手做好期刊出版后的审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期刊社网络经营哲理及重点发展项目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梁福军 《编辑学报》2001,13(1):36-37
以网络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式为基础,分析期刊社网络经营哲理,认为期刊社在设计、制作好网页的同时,应采用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模式,形式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导向的经营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钭工作方式的网络化、过刊的数字化和期刊出版的电子化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以《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应用网络为例给出了重点发展项目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论期刊社激励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志蓉 《编辑学报》2005,17(2):139-140
为了促进期刊社的发展,期刊社有必要建立科学实用的激励机制,以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期刊社激励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从人类5种基本需要的满足来设计期刊社激励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根据在英国发现的刊物原件所作的考证,推断1833年由马礼逊创办的中文期刊——《杂闻篇,》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期刊、第一份用铅活字排印的期刊、澳门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期刊。  相似文献   

16.
中外期刊出版管理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涂晓华 《编辑学报》2010,22(4):374-376
为提高中国期刊业的竞争力,从中外期刊业出版管理的角度,考察了中外期刊特别是科技期刊的办刊管理、出版立法、开放存取模式、经济调控机制、行业组织管理.认为我国对期刊业的管理方式应转向主要以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的间接管理,行业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应得到强化,同时期刊发展应顺应世界学术出版潮流,加强开放存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吴锋 《出版科学》2007,15(5):38-41,52
2006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电子杂志市场引起关注.同时,期刊产业仍然面临结构不合理、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未来几年,期刊产业将围绕集团化、产业化和发行专业化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期刊社网络化工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梁福军  王建霞 《编辑学报》2002,14(6):444-447
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的报道重点和存在的缺陷,介绍作者设计的网络化工作系统的先进性.进行了网络化工作系统的需求分析,描述了满足需求的网络化工作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技术.用实例验证了方案设计和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邓淑珍 《编辑学报》2007,19(4):288-290
如何运作品牌,提高期刊影响力,打造强势品牌,是期刊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根据策划举办高层论坛的实践,对品牌运作与品牌提升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2):87-94
The publication of Bulgarian serials (called "periodicals" in this article, using the historical Bulgarian term) began in 1844 with the appearance of Liuboslovie. From that time until the recent collapse of the Communist regime, the press has been subjected to censorship and repression, first by the Turkish overlords and later by several of the Bulgarian governments. This article, the first of two parts, focuses on the suppression of the periodical press following the rise of the Communist "people's democracy," which forced virtually all the periodicals that had been published in Bulgaria prior to that time to cease publication. The second part will be devoted to Bulgaria's new-found freedom of the press that has emerged following forty-five years of totalitari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