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化媒体是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的网络媒体,社会化媒体资源指的是所有形式的社会化媒体工具、网站,以及其中多数由用户生成的信息内容。文章在借鉴现有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化媒体资源不同于一般网络资源的特性,从社会化媒体资源保存的必要性、资源的选择、保存主体、保存方法及保存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用户产生内容进行加工后保存、让平台运营商参与保存、利用云存储等技术、广泛开展合作联盟、妥善解决法律及成本等问题的观点,为社会化媒体这一特殊网络资源的长期保存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丽华 《新闻界》2013,(16):67-70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WEB2.0时代带来的技术转变,基于WEB2.0技术的社会化媒体以其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应用形式。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从媒介组织、媒介用户、媒介生产等重构了数字时代的传播模式,主要体现在从传播者到"共有媒体"系统的建立;从传播媒介到交互式信息平台的形成;从传播内容到用户创造与分享信息的传播机制;从被动的受众到互动参与的积极用户;从碎片化传播到受众的重新聚合,一系列的变革要求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必须以用户参与、即时互动和信息共享为核心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实践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营销的实践案例,分析图书馆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提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社会化媒体营销、主动融入用户社区,注重运用营销专业理念,有效促进用户参与互动,并随着社会化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演变,动态优化营销策略,保持图书馆营销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会、同辈群体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五大传统途径。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让个体以结网、群聚的方式促使话语权发生转移,公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具有"先出版后过滤"、"围观式参与"、"三度影响力"等特征,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户协同参与是社会化媒体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之一。用户体验设计(UED)是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媒体设计的新范式。在介绍UED范式的认识误区并指出相应理论研究缺失的基础上,从要素和过程两方面探讨了社会化媒体中UED的意义和价值。结合社会化媒体和UED的特征,从整合的动因理论视角切入,通过对认知、社会、心理以及情感等理论进行元分析,构建相关的动因支撑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化媒体中UED的设计原则及实例。研究结论为社会化媒体的设计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行动借鉴,并丰富了信息管理领域中用户动因研究的理论模型。图2。表2。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讨信息媒介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公正与全面程度判断,与用户对公共话题认知程度、参与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对585名微博活跃用户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他们对于各类型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公信力判断,以及对25个公共事件的认知和参与情况。[结果/结论]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使用频率越高,对公共事件认知水平越高;对于负面特定事件,受社会媒体影响越高的用户自认为对此类事件的认知度越低,而受电视影响越高的用户自认为对这类事件认知度越高;尽管抽样用户认为微博较之传统媒体,报道全面程度和公正程度更高,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用户选择相信电视、门户网站、报纸等渠道高于微博。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社会化媒体用户进行了在线随机抽样调查(N=754),旨在探究中国网民如何评价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并比较传统媒体、web1.0网站和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高低,还探讨了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发现:在三类媒体中,传统媒体仍被认为最可信,社会化媒体尽管被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但其可信度却在三者中最低.在具体指标上,准确性是社会化媒体得分最低的方面,客观性则得分最高.教育程度与年龄对社会化媒体可信度评估有负面影响;传统媒体及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频率、用户的获取信息动机积极影响着社会化媒体的可信度;但社会化媒体使用经历越长、参与行为越多的用户,反而对其可信度评价越低.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媒体引发了传媒业格局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cial Media"是近两年来的一个新概念,被翻译成"社会化媒体"或"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提供给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包括论坛、博客、IM、视频分享网站、维基、SNS等,而这些媒体上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搭建了各种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参与其中并编织各自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沉淀下了用户大数据。受众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也是考查传播效果的基点和立足点。本文分析了在社会化媒体搭建的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受众研究的不足,梳理了目前常用到的一些社会化人群识别工具及人群识别的模型。文章提出了假定方案并加以验证,初步探讨了社会化媒体中人群识别的方法,优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也对用户编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新浪微博为例,阐释了社会化媒体编辑力的内涵,分析了社会化媒体中信息传播特点和编辑力生发的两种形式,指出强化编辑力的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传统社交格局,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对用户的认知能力也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认为,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在参与社交互动过程中能够体现积极的自我认知,虽然用户易受群体情绪感染而呈现非理性状态,但其理性回归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武云 《出版参考》2016,(6):24-25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性媒体或社交传媒,它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WEB2.0技术为支撑,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在日新月异、形态各异的新兴媒体中,社会化媒体是最受关注的热门领域,也是对传统出版业影响最大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Web2.0时代,社会化媒体已经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大学生们可以与家人、好友建立起沟通,结识新朋友并交换信息、思想或情感。在社会化媒体的大环境下,用户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这种参与自由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进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大大调动了人们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共舆论的构建。但是,社会化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传播方式和用户特点等因素也同时限制了公共舆论的形成。要科学有效地发挥社会化媒体在公共舆论构建中的作用,就要从传播通道和内容上加强监管,并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其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渗透,实现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形式与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早期的论坛、QQ,到后来的博客、播客、淘宝、优酷、校内、豆瓣、空间,再到微博、微信、美团、聚划算等等,其功能经历了即时通信、观点交流、信息传播、购物消费、商业营销等过程,其传播的符号经历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变化,最让人惊叹的是社会化媒体的这些变化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且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显著优势。不管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和功能怎么样发生变化,它都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①它给予用户以极大的参与空间,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征。社会化媒体的这些特征和功能给网络行动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使得网络行动主义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艳 《新闻知识》2012,(2):31-32
社会化媒体以其独特平台属性正在影响我国公益传播之行进发展,公众基于社会化媒体对公益话题的自主选择、自主传播以及自主参与,激发了更多的用户群体对公益传播的参与热情.就公众对公益传播的参与度而言,已呈现我国公益传播发展之“翘尾现象”.本文分析了该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社会化媒体正在促成以公众为基础的全民公益时代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传媒生态,调动了普通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但社会化媒体在促进公众舆论构建的同时,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用户特点、技术特性等因素,也限制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要想实现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中的应有功能,应从有效监管信息传播通道及内容、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渗透融合三方面寻求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的话:社会化媒体,也称社交媒体,根据"百度知道"给出的定义,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博客、维基百科、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是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媒体时代,危机事件传播的速度加快、冲击面扩大、破坏力增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准确把握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规律,说能正面联接用户的话;准确把握社会化媒体的话语调性,说能建立良性互动的话;准确把握社会化媒体的动态情境,说能建立用户认同的话。  相似文献   

20.
郭可静 《今传媒》2014,(12):48-50
社会化媒体是被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新媒体形态。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大选的过程中对社会化媒体的运用,证明了社会化媒体已成功改变人类关注世界的习惯。本文从社会化媒体用户互动行为中的"关注模式"和"对话模式"入手,并结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提出的定位坐标系需求,对以微博为代表的六类用户深入研究,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