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媒体技术掀起的媒介改革对全球传统媒体形式改革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其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开始与新媒体之间产生融合式革命,这被称之为媒介融合。本文着眼于新制度主义,深层分析了新闻生产研究时采用的社会科学理论,且基于社会建构下的新闻是其主要产物,新制度主义注重嵌进社会部门及其领域中媒介组织所体现的政治性及其文化因素,这时则认为新闻生产是必然的,其被各方面文化认可,这也说明组织对于文化规范和始于支配领域压力的遵从。因此,分析新制度主义视野下新闻生产对国内新闻生产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晓敏 《新闻窗》2014,(4):91-92
电视社会新闻是对人们生活中的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通过电视媒介进行深入报道的新闻,其与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等比较,更具生动性、广泛性、社会性及人情味,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极大欢迎。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入手,探讨在有关新闻生产的研究中所运用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最新进展情况。在同样将新闻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的基础上,新制度主义更强调嵌入于更广阔的社会部门和领域的媒介组织的政治和文化因素,认为新闻生产通常存在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受文化认可的传统或制度中,由此说明组织对更广范围的文化规范及来自支配领域的压力的遵从。本文认为,新制度主义范式将制度变量引入了新闻生产的分析中,开拓了我们从社会学角度开展的一系列新闻研究,其对关键节点和时序划分等概念的强调,也有助于我们克服对新闻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做因果直线式的"决定论"的偏向。  相似文献   

4.
司晓娟 《新闻传播》2023,(10):103-105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变革的新时期,要大力发挥新闻作用,促进党和政府工作,与群众紧密相连,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正确良好的价值观概念。新闻美学在新闻编辑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还具有社会引导性价值与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新闻美学进行分析,然后对新闻编辑做出探讨,通过研究新闻编辑的有效方式从而探讨如何在新闻编辑中体现新闻美学。  相似文献   

5.
陈沛芹 《新闻界》2008,(4):60-62
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文化以及技术等视角对新闻生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章丽 《采.写.编》2021,(12):12-13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研发手段实现模拟并拓展人的智能的相关理论和运用的技术科学,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渗透到了新闻传播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传播生产模式在信息采集、内容制作、产品分发、用户体验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革.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生产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生产模式中的应用方式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八十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一变革的中心在新闻文体。新闻界的许多人士已经意识到,新闻文体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载体,许多政治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直至记者个体的因素都会通过影响新闻文体进而影响新闻写作。其实,从整个新闻写作史来看,我们也同样能感受到这一点,新闻文体以其话语形式和结构变易及认知事实的方法和思维格式的变化,折射出新闻记者的感受——体验模式,折射出新闻反映世界的独特方式的历史,从而集中体现了新闻写作史的特殊性。 本文试图对新闻文体展开一点研究,以期引起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8.
众筹新闻是一种依靠普通民众筹集报道资金的新闻生产新形式。本文从新闻生产权力结构视角出发,结合众筹新闻生产过程、成功案例,探讨其对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受众控制以及新闻生产组织内权力的变革,进而揭示其新闻生产社会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变革,大数据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传媒行业也涉足其中,数据新闻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在带来新鲜报道形式和新活力的同时,数据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些许隐患,如用户信息安全、数据真实可靠性和新闻文本的变化等.文章从风险社会的视域入手,反思数据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下,新闻生产的主体、内容和方式都打上了大数据的烙印。基于大数据的新闻生产在伦理、能力和制度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应克服技术至上的思维,从伦理培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的技术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们看到的新闻图景充满了技术建构的痕迹;新闻报道的可能性,往往依赖于技术的可能性。每一次划时代的技术创造、技术发明,都在创造着新的传播主体,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新闻收受主体、新闻控制主体和新闻源主体。技术以怎样的观念、方式建构新闻符号世界,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的属性特征,更取决于能够操控技术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力量以及社会提供的整个文化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2,(2)
数字技术为新闻的视觉表达提供可能,推动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本文采取生态化路径考察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趋势,以图像的观看、制作和传播三个动态过程为框架,系统性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特征及其文化逻辑变革。本文提出,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带来视觉手段的重塑、新闻内容的"再媒介化"和渠道与模式的多元化,在新闻组织逻辑、叙事机制和思维方式方面,呈现出开放与透明、平等与个性以及直观与流动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化新闻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有着浓厚的思想和意识色彩。由于文化本身的多重性,因此文化新闻同样具有多重性的功能。这种多重性包括引导舆论、监视环境、社会协调、娱乐民众等等,这些功能通过文化信息的传递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作用,进一步辐射到社会内部各组织器官,引起社会制度的变革、指导社会秩序的运行等等。  相似文献   

14.
白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吏研究的文化观实际上是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中,对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全面考量和观照.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学方法的重视和运用.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大学新闻研究中心主要以新闻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舆论监督、新闻体制改革及新媒体发展变革等为研究方向。多年来,中心秉承理性、科学的研究理念,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使得中心团队成员在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担任中心主任的是多年热衷于新闻传播研究的郝雨教授,近几年,郝教授集中于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以及中国媒介批评学原创体系建设,新媒体时代人文精神重建与弘扬。同时不断将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探寻新的传播规律。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郝雨主任,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作为现代文化学者,所独具的现世文化担当与特有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
试论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新闻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和新闻传播是进行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新闻控制实质上是一种“软权力”控制、文化控制、精神控制,直接表现为对人们知情权的约束和限制。新闻控制是对新闻信息流的控制,根本上则是对一定社会范围内意见流、思想流、意识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谭舒 《新闻爱好者》2011,(12):87-88
先进的文化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新闻媒体承载着传播文化的社会重任.只有善于整合和熟练运用当今先进的传播技术,才能担当起社会观察者和社会引导者的责任。当今社会,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为各类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为公民充分行使表达权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相应地,新闻行业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新闻全流通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标志,其标志着新闻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本文突破了传统新闻理论体系.创新新闻理论,首次提出了新闻全流通的概念,并对其内容、特性、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引领所有的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推进我国新闻事业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8,(4):17-25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勃兴引发了激烈的新闻端口之争,被迫卷入的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在新闻生产实践面临巨大变革。然而,由于始终无法克服旧有传统中商业取向与宣传取向之间最根本的矛盾,地方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与报道旨趣与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并不契合。其媒介融合转型只能停留在建成"新闻端口",而无法形成挑战商业新闻端口的竞争力。在既需要变革又不能彻底变革的情况下,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可能使传统媒体内在的市场/制度二元区隔及其各自内在逻辑的差异被进一步强化,加深了它作为"文化孤岛"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先进的文化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新闻媒体承载着传播文化的社会重任,只有善于整合和熟练运用当今先进的传播技术,才能担当起社会观察者和社会引导者的责任。当今社会,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为各类新兴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可靠的技术保障,也为公民充分行使表达权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相应地,新闻行业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新闻全流通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标志,其标志着新闻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本文突破了传统新闻理论体系,创新新闻理论,首次提出了新闻全流通的概念,并对其内容、特性、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引领所有的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推进我国新闻事业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滋养,以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为有益补充,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制度与控制、内容与导向、手段与功能、对象与需求、艺术与效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内涵,构成了逻辑严密、自成一体、开放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