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有人说,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的延伸而更加明显,新闻的价值则是一瞬即逝的匆匆过客。诚然,读者对绝大部分新闻性报纸总是匆匆翻阅,睹“新”为快,无意再度回首,并连带着使评论也即刻成为明日黄花;但是,评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自身的“缺陷”,使读者发出“没有看头”的感叹。因此,我们应该探讨新闻评论效应如何强化与延续的问题。社会反响程度是评论效应的综合体现。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是其本质特征。它必须立足当前,面对最广  相似文献   

2.
也谈“评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了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有‘评论价值’,没有蕴含这种思想观点的就叫没有‘评论价值’。”(《“评论价值”刍议》,见《新闻战线》1984年  相似文献   

3.
武威  钱国宏 《新闻采编》2003,(2):34-34,14
有 人把标题比作是新闻评论的眼睛 ,把立意、主题、中心论点比作新闻评论的灵魂 ,这是颇有道理的。《诗经》云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对于一篇新闻评论来讲 ,精巧的标题就好似女人动人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神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令读者一见倾心 ,拍掌称绝。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 ,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 ,记忆犹新 ;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 ,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因此 ,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下功夫拟个好标题 ,以使全篇生辉。那么 ,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 ,除闯过立意、选题、语言三关…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稿件的取舍原则 说到取舍原则,必然与媒体新闻评论自身的定位有关系。如《工人日报》的“新闻评论”,应当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从而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为读者提供一个多角度、多层  相似文献   

5.
范荣康在《新闻评论学》中认为:“遣词造句,语言修辞,是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问题。一篇评论的语言好不好,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文风,这是因为新闻评论天天同读者见面,而新闻评论的语言在读者中,特别在青年中有一种无形的示范作用。”看来,能影响“一代人文风”的作者,必当用最好的语言艺术来驾驭新闻评论,以示范于读者了。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评论价值”?潇雨同志提出:“‘评论价值’就是指新闻中是否蕴含了值得阐发的、对读者有教育意义(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的、重要或新鲜的思想观点。蕴含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也是调整读者思想的“启辉器”。因此,各级党报都把撰写新闻评论作为办报的“重头戏”来演。 然而,有些地方小报却认为自身“人微言轻”,怕说话无人听,写评论无人看,除了转载大报一些“通用”言论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土特产品”。在这些报纸中,由于有自卑感,新闻评论竟成了一块“撂荒地”。 近几年来,作为县市级的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份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孙秀岭 《青年记者》2002,(11):28-28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的首要属性是时新,因此,“新闻纸”对消息、通讯等新闻有新鲜的要求,新闻评论亦同理,同样应该鲜活。鲜活,是新闻评论主要特点之一,也是读者对新闻评论的一个基本需求。提起新闻评论,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政治性。评论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它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发议论,讲道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意见和主张,从道理上说服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尤其是党报的新闻评论,必须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  相似文献   

9.
有的报纸在改版中,把评论作为压缩对象:由各版设有评论专栏压缩到只剩一两个;定期发评论改为不定期发,十天半月难见一篇评论;有的干脆连评论部也给撤销了……大有弱化评论之势。据说,弱化评论是为了腾出更多的空间给鲜活的新闻。遗憾的是,空间大多腾给了大案案例渲染、明星绯闻,真正鲜活、有价值的新闻还是少见。也许他们忘了,评论也姓“新”,它给读者的是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新论断、新视角……新闻只告诉读者“是什么”,评论则能告诉读者“为什么”,给读者打开了新的思路,提供新的启迪,其作用是新闻所无法替代的。弱化…  相似文献   

10.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这个“信息海量”和“观点爆炸”的时代,新闻评论较之其他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爱读,因为通过阅读评论可以迅捷地了解新闻、捕捉信息,给人以启迪。群众也爱参与,因为通过新闻评论可以对社会生活发表见解、提升参与感。为此,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报开设了时评专栏。  相似文献   

12.
《检察日报》注重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其新闻评论专栏《每周观察》经过多年的编辑实践,尝试把“对话”的表现手段引入新闻评论。他们以多种方式拓展新闻评论的“个性化”空间,培植栏目的“个性化”评论风格,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调动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参与意识,从而在与其它媒体的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与新闻两种文体结合的边缘体裁。它源于议论文,在报纸以政论文为本位的时代,新闻评论重“评论”而轻“新闻”。随着全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纸逐渐由“以政论为本位”转入“以新闻为本位”,新闻性逐渐得到加强。新闻规律强调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追求信息量,以鲜明突出的新闻性吸引读者的注意。新闻性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表现是,立论以新闻为主要根据,其他材料,包括取自于史实的材料,仅为旁证。  相似文献   

14.
“配评”顾名思义,就是为配合当刊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新闻评论。这是既有新闻又有评论的组合式报道。在这组合报道中,读者既从新闻中得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从评论中领会了编辑部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显然比单独一篇新闻或单独一篇评论更有舆论强势,读者也往往受益更多。按“事实是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人。对传统媒体来说,独家新闻几乎成了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没有了独家新闻,靠什么吸引读者?靠“思想”,卖“观点”。当前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思想”的竞争、“观点”的比拼。谁想在舆论竞争中争取主动,就必须精心打造新闻评论。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主流媒体要通过新闻评论发出最强音,占领舆论制高点。笔者撰写的《揭开“创新”外衣认清传销内核》新闻评论。有幸获得2012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除了“万家购物”事件本身具有新闻价值外,还与评论实现了新闻本身的再造和提升,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有一定关系。回溯采写过程,对新闻评论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为什么有的小评论写得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读者看了爱不释手,听众听了不厌其烦呢?我觉得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由头的选择。有许多小评论,读者、听众一看一听前面的新闻由头,便不由自主地被吸住了,非看完、听完不可。这就说明它的新闻由头选择运用得好。那么,小评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新闻由头呢?我认为它必须典型、准确、应时、新鲜。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评论应该大众化(一)新闻评论大众化的内涵.什么叫新闻评论的大众化,或者说,新闻评论的大众化的内涵、要求是什么呢?我以为,新闻评论的大众化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主题上,应该贴近生活,是大众关心的问题;在表达方式、方法上,要为大众所接受.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文学艺术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大众性.新闻评论与文学艺术一样,肩负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中央宣传会议强调,新闻宣传要“改进方法,讲究艺术,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要求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评论大众化正是向这个方向努力.事实上,任何一篇新闻评论,都是要让人看的,而且总是读者越多、影响范围越广越好.而阅读的主动权不在评论员、宣传媒体手中,而在读者手中.因此,新闻评论能不能影响读者,取决于读者对新闻评论的“满意度”.直言之,取决于新闻评论是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不是大家一看就想看,并接受评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洪湖报把认真写好新闻评论作为办报人的“庭园经济”来经营,撰写编发了不少有一定分量和影响的新闻评论,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如何使地方小报的新闻评论写得有分量,做到“报微言重”能服人呢?洪湖报的作法是: 注重新闻评论的指导性。评论一定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大主题。去年初,洪湖报针对社会上轻农业、挤农业、挖农业的现象,连续发了《居安思危话农业》、《重视粮食兴农业》、《减轻负担保农业》等9  相似文献   

19.
就地(市)县小报来说,目前新闻评论出现了“乏症”现象:一是缺乏作者,二是缺乏读者。使评论这个“重型武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 一是有的评论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评论是以其所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强不强来确定是否引人关注。我们写评论,就是要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抓住那些对广大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予以剖析、解决。这样的评论,才能吸引读者。就拿我们《襄阳  相似文献   

20.
地方纸质平面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将新闻价值最大化,大幅度提升报纸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地市报应认真研究与探索的新课题。2004年初,我们宿迁日报和宿迁晚报与宿迁新闻网进行了对接与融合的尝试。2006年3月,在广大网友经常跟帖对“两报”上新闻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适时在A1版的显要位置,开设了“网报互动”栏目,连发读者在宿迁新闻网“留言版”、“BBS论坛”和“网友评论”上对宿迁新闻的评论。日报B版的五大周刊:经济、法制、教育、城市、房地产等纷纷把这个栏目利用起来,尤其是经济周刊每一周都有“网报互动”的稿件见报。在延伸和扩大报纸新闻效应的同时,宿迁新闻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网报互动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