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由央视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是中国近年来非常优秀的作品之一,除了其高精尖的拍摄设备外,其文案解说词的创作,也独具匠心。《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相对于其他纪录片解说词方面有很多大改变。本文抓住其文案创作的理念,从传播者角度,传播内容角度,传播媒介角度,受传者角度,传播效果角度等五个方面来深层次地分析,并且逐渐的深层次的剖析其写作的特色。最后从解说词情感细节,动作细节,环境细节的处理来研究其细节魅力。  相似文献   

2.
史瑶 《声屏世界》2007,(6):44-44
一、强调细节。一个新闻镜头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很多细节无法表现清楚,观众常常会忽略,然而有时这些细节往往就是新闻的亮点。所以在写解说词的时候,应该将关键性的信息加以放大,将隐蔽的信息加以突出,对容易忽视的细节和动情点加以升华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胡旭华 《新闻前哨》2012,(12):68-69
电视专题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筋骨和灵魂。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要首尾呼应,内容详实;注重细节;注意片子的整体构思,通篇布局;对解说词的内容崇真求实;做到解说词与画面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4.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如果说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那么,解说词就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电视专题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就是大家在电视屏幕上常见常闻的有声语言,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阐述作者创作思想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的是,电视解说词需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一定的屏幕语言传递信息给观众。所以电视解说词不同于其他解说词,本文笔者就将从几个方面谈一点有关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可视性,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克服电视新闻声画两张皮的现象,这是多年来同行热衷探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解决。一、要充分表现细节,用画面说明问题。声画两张皮的电视新闻,主要是画面缺乏具体人物、具体事物的细节描绘,造成解说词与画面分离。电视新闻面对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情感。充分展示事物的细节,能够真实、客观、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感染观众,起到深化主题的目的。因此,记者拍摄电视新闻要注意抢拍表现主题的细节镜头,如动作细节、神态细节、环境细节…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组成,除了画面语言,最吸引人的就是听觉语言,也就是解说词。本文力图对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就是大家在电视屏幕上常见常闻的有声语言,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用经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阐述作者思想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方案作品不同的是,电视解说词需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一定的屏幕语言传递信息给观众。所以电视解说词不同于其他解说词,本文笔者就将从几个方向谈一点有关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对策。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专题解说词与画面的“加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视觉艺术。作为重要艺术表现手段的解说词和画面构成了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有机统一体。解说词和画面由于功能不同而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解说词与画面的统一。就是发挥各自的传播功能和优势,并在两者有机结合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创作电视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国内的理论界近年来有一种争论,那就是电视首先应当是语言的艺术还是画面的艺术?我们暂且不管这一争论的结果如何,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这一争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语言对电视艺术的重要性不可轻估。电视解说词的写作,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夫,但不能将解说词写成文章,解说词写作与文章写作有很多不同,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为看而写。由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个性是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就要时时考虑到电视画面的形象、状态和特点以及节目要传达的信息,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各类电视片中除视觉语言外,听觉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解说词作为听觉语言的核心和主干是推动电视片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举凡历史文化的阐释铺陈、社会背景的叙述交代等,解说词都加盟其中。电视片的审美情趣也正是由于解说词的“加盟”才得以逻辑地运行。电视解说词既有实用效果又有美学效果,它的美学效果来源于创作主体的审美取向。所谓审美取向就是创作主体对语言材料所作出的符合美学尺度的选择。电视片题材的多样化,需要风格各异的电视解说词,有叙事型的、议论型的、抒描型和讲解型的等。尽管解说词的风格各有千秋,但它…  相似文献   

12.
电视解说词,顾名思义,就是口头说明、解说的词。解说词的好坏,直接关系节目的优劣,生活中许多文章写得好的人却写不好解说词。它是一种重要的电视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对节目中风光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等都起着至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中主观性解说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华  詹恂 《新闻界》2006,(4):106-107,105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承担着解释、说明、补充图像并开拓图像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使命。解说词的编撰和播报中语调的运用都能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意志。因此,解说词写作和播报的过程即是新闻工作人员主观传播的过程。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效的控制个体的主观性,从而达到解说词的“相对客观性”。近年来,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倾向出现了“多样化”。多样化趋势适应了市场需要,然而也为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消极作用:解说词主观性语言的泛滥使用就是最直接的后果。那么导致电视新闻解说词主观性日益严重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有效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为什么还要配上解说词呢?这是因为一切的电视画面都具有二重性,其表义都带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电视画面既启发人们的思维,也可能限制人的思维;它既可以唤起人们的想像和联想,又可能让人们的思维局限于画面,这样,就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这就是解说词。电视解说词创作是一种特殊写作形式,但在语言文字的要求方面与其他的写作也有许多共性的地方:一是准确,即要抓住要害,明白无误;二是凝练,要高度浓缩,用最少的话表达最丰富的信息;三是生动,应该有点儿文采。解说词写作需要包含一定的文学要素,具备文学写作能力是写…  相似文献   

15.
吴胜华 《新闻窗》2012,(2):66-67
说起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恐怕涉足这个职业的人,都会毫不含糊地回答,那有什么难啊,不就是写几段文章吗。说的也是,的确也不太难,但要想写出真实准确、朴实无华、既能反映出事物本质,又能读起来韵味无穷的好作品,还真的不那么容易。许多多年从事电视工作的编辑、记者,每每提起解说词的创作,也不无感慨惆怅,认为撰写解说词像做学问一样,越学越难,深无底层,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解说词起到解释、补充、说明电视画面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所以电视新闻解说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解说词的写作时,要切实做到准确、具体、简练,使解说词更加通俗易懂,易于观众清晰明确的接收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王海南 《新闻传播》2014,(3):125-126
<正>解说词即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宣传的效果。解说词根据被解释的对象可分为文学性解说词和平实性解说词两种。笔者通过不同的解说类型,参考大量的纪录片、宣传片以及企业广告的解说,旨在通过不同类型的解说词进行比对研究学校宣传片的解说词的创作特点和创作理念。通常来讲,学校宣传片的创作目的性要远高于一般影视作品。笔者先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来比对,比如不同纪录片的类型需求,其解说词的创作目的和手段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特写因为采用ENG方式进行采制,可以将声画合一的现场摄录下来.因此电视新闻特写在描写现场时并不需要太多的笔墨,而是通过极富感染力的镜头和同期声来展示现场氛围,而解说词可以交代画面不能展现的一些元素,如抽象的概念、相关的背景、典型的细节等。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除却画面语言之外,有声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这种有声语言主要体现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因此解说词的创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优秀的解说词和小说、诗歌、散文一样,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如《话说长江》《邓小平》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解说词,  相似文献   

20.
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艺术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娥 《新闻爱好者》2008,(8):111-111
电视解说词写作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构思、行文到表现形式都有许多同文学创作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要为“看”而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