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向来看,相声艺术的发展体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相声最初的发展中,相声艺人不仅在演出中学唱戏曲、曲艺,而且通过反串的方式参与戏曲演出;在1949年以后,相声演员着力推陈出新,"传统相声"的演出空间被大大压缩,相声作为"语言艺术"的主体性得到凸显,而与戏曲、曲艺的关系日渐疏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郭德纲及德云社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人接续传统,上演大量传统相声,并在演出中学唱戏曲、曲艺,参与戏曲演出,同时也恢复了过去班社体制,体现出较为明确的接续传统的艺术追求。对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声来说,接续传统应集中于艺术层面,深入挖掘传统段子及传统的表演技巧,并以审慎的态度剔除"传统"中的不良成分,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实现艺术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2.
这次介绍《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编》的《文艺性节目》、《广播剧》、《电视剧》三章。一广播电视文艺性节目是一个庞大的节目种群,如按照艺术种类分,一般分为音乐节目、戏曲节目、曲艺节目、文学节目,电影和话剧(通常以录音剪輯形式播出,对话剧有时也进行剧场演出实况直播)、广播剧。电视文艺虽然也采用这种分类法,但尚未普及。本书作者认为,按照艺术种类进行文艺节目分类,并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各类节目的  相似文献   

3.
肖子娟 《出版广角》2018,(13):50-52
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地方戏曲曲艺面临出版传承危机,典型个案研究或能带来启示.文章以广西文场为例,就当下地方戏曲曲艺出版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优秀的地方戏曲曲艺的出版经验,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地方戏曲曲艺出版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曲艺是以语意结合着的乐音为艺术手段,兼有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之长,并以叙述的方式反映生活的说唱艺术。曲艺节目作为广播文艺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播文艺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例如相声、幽默笑话、小品等节目,几乎每家电台天天都在播放。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曲艺节目,如流传京津一带的京韵大鼓、江浙一带的苏州评弹、福建闽南一带的南音等等,这些曲艺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流传的范围不是很广,但却深深地扎根于本乡本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所以这些曲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电台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节目既然在广播文…  相似文献   

5.
胡凯  梅也天  范佳佳 《传媒》2021,(16):72-74
电视戏曲节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将舞台剧转为电视媒介播放的传统模式,创作出了独属于电视艺术的戏曲表现形态,并呈现出丰富的节目形式.琼剧电视节目作为海南琼剧艺术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也历经了多年发展探索,取得一定成就.然而在娱乐节目的冲击下,地方电视戏曲节目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琼剧电视节目唯有突破桎梏,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抓住机遇,才能保留节目生命力,为琼剧艺术传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广播戏曲节目的听众人数急剧萎缩。本文分析了戏曲广播和戏曲舞台演出的发展现状,并就戏曲舞台艺术广播化呈现的选材、制作及吸引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久以来,电视戏曲节目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单一,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品位而逐渐走向没落。为此,河南电视台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的精神将其原有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大胆改版,并取得巨大成功,使现代传媒和戏曲节目得以完美结合。《梨园春》的成长之路是中国戏曲节目在新时代下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给其他戏曲节目以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李萍 《新闻爱好者》2011,(18):79-80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久以来,电视戏曲节目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单一,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品位而逐渐走向没落。为此,河南电视台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的精神将其原有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大胆改版,并取得巨大成功,使现代传媒和戏曲节目得以完美结合。《梨园春》的成长之路是中国戏曲节目在新时代下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给其他戏曲节目以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年进入千家万户后.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文艺晚会.它集歌舞、戏曲、小品、曲艺、杂技等艺术形式于一身,以其包罗万象、五光十色的艺术品种,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电视文艺的风貌.充满东方文化色彩的戏曲,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有幸参加过两届春节联欢晚会(1990年、1993年)的导演组,并担任其中的戏曲导演.在此我以自己的体会,就戏曲节目在春节联欢晚会中的作用和今后走向,做一点归纳和思考.一、戏曲节目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必不可少戏曲是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传统广播节目受到强烈的冲击而逐步边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广播戏曲节目的衰落。一、广播戏曲节目的困境与当今戏曲艺术的整体现状相关联,但最大的原因是广播戏曲节目目前尚未寻找到适合当代都市氛围的话语,在普及与推广戏曲艺术的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在传统广播中,戏曲节目曾占广播文艺的半分天下,这与上个世纪50年代戏曲艺术的繁荣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戏曲艺术作为人民群众最主要的文化娱乐内容之一,广播戏曲节目也受到大众的欢迎。从80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电视戏曲栏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陕西台的《秦之声》、安徽台的《相约花戏楼》、山西台的《走进大戏台》等,成功地完成了电视与戏曲的对接和碰撞,使戏曲这一备受冷落的文艺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栏目经过不断地改版和调整,积极地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节目样式,成为收视率较高、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有的栏目经营运作成功,更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梨园春》激活了河南戏曲市场,推动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被学界称为“梨园春现象”;《秦之声》亦使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被称为“秦之声现象”。这些戏曲栏目…  相似文献   

12.
曲艺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形式 ,曲艺形式的繁多为我们办好广播曲艺节目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也决定着广播曲艺的多样性。早在广播事业的初创时期 ,曲艺节目便在电台播音中占有相当比重。据当时的资料显示 ,在每天的播出节目中 ,曲艺节目的占有率约为70 %。几乎一打开广播就能听到 ,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 ,像相声、大鼓、弹词、评书、单弦等都有播出。广播为曲艺的发展不仅提供了除“撂地、茶社、剧场”之外新的演出阵地 ,也造就出一批批著名演员 ,曲艺也呈现全盛时期。如马增芬的《玲珑塔绕口令》 ,骆玉笙的《剑阁闻玲》 ,徐丽仙的《年轻的…  相似文献   

13.
2002年2月1日《河北省档案接收和收集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为地方档案馆依法接收征集本地珍贵特色档案奠定了基础。唐山作为冀东一颗明珠的百年城市,有着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档案,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唐山戏曲(曲艺)如唐山评剧、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评剧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华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和诸多因素影响,唐山市  相似文献   

14.
韩静 《青年记者》2016,(20):60-61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在时尚娱乐文化的大力冲击之下,戏曲文化开始走向小众化和边缘化的窘境,很多传统戏曲电视节目因创新乏术而日渐式微.而近几年来,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崛起,以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和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成为电视荧屏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戏曲真人秀节目将真人秀节目的元素巧妙融合于戏曲艺术之中进行节目创新,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娱乐化和时尚化改造,展现出独特的节目风格和艺术品位,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广泛喜爱.  相似文献   

15.
温州电视台现有《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温州曲艺场》和《天天讲闲谈》等四档方言节目。其中《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为方言新闻节目,《温州曲艺场》为地方戏曲节目,《天天讲闲谈》为方言新闻脱口秀节目,本文引用2005年3月1日-2008年12月31日CSM测量仪数据,从收视率、市场份额、观众构成、忠实度、到达率等多个指标分析温州电视台方言节目的收视现状,探讨方言节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卢焱 《声屏世界》2005,(8):37-38
《梨园春》自1994年创办以来,经过多次改版、创新,节目质量稳步提高,收视率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成为我国传统戏剧与现代传播媒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有效载体,在全国戏剧界、影视界形成了强大的名牌效应、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4年7月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开办戏曲栏目保护弘扬地方传统戏剧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和各级电视台认真学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经验,探索内容与形式创新,不断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  相似文献   

17.
王欣 《采.写.编》2018,(2):178-180
戏曲的舞台传播就是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而当场进行演出,以直接诉诸观众的一种传播形式.《汉宫秋》诞生伊始,便活跃于戏曲舞台,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敷演至今.在近代,《汉宫秋》还被搬上话剧舞台.漂洋过海,走上了西方戏剧舞台.通过舞台戏曲表演,不仅是《汉宫秋》有效的、重要的传播方式,更可以挖掘其中被忽视的意义,进行二度创作,赋予此故事以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升和丰富《汉宫秋》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岳 《传媒》2015,(20):40-43
近年来,国产电视真人秀节目已经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国外真人秀模式,开始向引进节目本土化改造和原创节目模式研发并重的方向发展,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这过程中,以天津卫视的《国色天香》、中央电视台的《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戏曲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将传统的戏曲艺术与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元素相结合,开创了戏曲文化电视传播的新模式,以通俗化、娱乐化的节目风格,赢得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艺术不但自身要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主流媒体在展现优秀传统艺术时也应凝神聚力,在传播方式上有所突破,创新节目制作理念、内容、手段,做有品质、有品位的节目,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本文以《戏曲60分》节目为例,阐述戏曲节目的创新传播与大众化追求要借力新媒体与传统戏曲艺术的多样化传播,以达到节目品质与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地方特色”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审美现象几乎是跟人类的文化艺术内容同时产生的。我们且不去考察远古时代的文化艺术与地方特色的密切关系,仅从传统的艺术门类中(如中国的戏曲、曲艺、章回小说,西方国家的歌剧、芭蕾、歌特式小说等)即可以感受到浓重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就连在号称与传统文化决裂的德彪西、勋伯格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