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2年十大假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去年本刊评选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迅即为国内外无数媒体所转载。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毫无兴奋可言,却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容。原打算“十大假新闻”的评选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但是,2002年的传媒依然生产了为数不少的假新闻,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初衷,再作冯妇。比较而言,今年的假新闻有几大特点:一是数量多,几乎涉及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因此,今年我们的“评假”活动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即在每个新闻类别中评选出一条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二是完全造假的少,更多的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让人莫辨真假;三是假新闻的背景复杂,有些假新闻甚至是由一些利益集团直接参与编造。就在本刊付印之际传来消息,一些媒体炒得火热的所谓“三亚有望成为公开品尝虎肉的城市”,纯属无稽之谈,有关主管部门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条“经过策划的假新闻”,可见新闻打假之难,更可见对新闻打假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四是上当受骗的多,如转载国外“造假专业户”制造的假新闻。当然,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传媒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公开向读者致歉。如《家庭》《北京晚报》《扬子晚报》《华商报》等。同时,对造假者开始动真格,如《家庭》杂志解聘编辑,《华商报》开除记者……为了让新闻造假者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2.
一、九成“造假人”是职业把关人《新闻记者》从2002年起开始评选“十大假新闻”,历时四年,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四十篇假新闻的出笼说明了什么?为此,我们根据公布的相关材料, 对2001至2004年四年的“十大假新闻”的失实原因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2003年十大假新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两年前,一个寒冷的深夜,一次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催生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原本只是游戏之作,偶尔为之,谁知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本刊又相继评出“世界杯十大假新闻”、“2002年十大假新闻”,简直成了打假专业户。原以为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于是,心灰意冷,退意萌生。转眼,又近年底,新闻界的不少朋友希望我们继续评选“2003年十大假新闻”,认为这项工作虽然艰苦,却很有意义。既然社会需要,同行欢迎,读者爱看,我们也就义无反顾,只有将新闻打假进行到底了。  相似文献   

4.
传媒     
诚信是整个三月的主题,不仅因为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以此为题,就连朱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呼吁“信用为本,诚实为重”。 《新闻记者》(3月号)刊登文章《用理性和知识考察新闻源——再谈识别假新闻》。这本在上海出版的杂志今年已连续三次刊登文章,揭露和抨击假新闻。 在该杂志今年第一期中,曾评选出内地“2001年十大假新闻”,兹列举如下:1、最富想象力的假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大法”.然而现实中的新闻失实现象成为新闻界的一大“顽症”.本文以《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01 ~ 2010年十年间100条假新闻作为分析样本,探讨假新闻的来源、成因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上海出版的《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底开始评选当年的十大假新闻,截至2008年底,已经坚持了八年,前后共有八十条假新闻上榜。虽然未能达到评选主持者当初预订的绝杀假新闻的目的.但这项延续八年的工程.时时刻刻警示着那些忙碌的新闻人:“准确比速度更重要”.同时也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新世纪以来假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虚假报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众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甚至给媒介公信力带来了威胁,它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当大众看到真实与谎言齐飞,现实与虚构一色的传播景观时,《新闻记者》杂志担负起一个传媒应有的责任,自从2001年起,就前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假新闻进行总结,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由于网络评选水平的提高,截至2010年,《新闻记者》杂志不在对其假新闻进行评选,基于此,本文就其这十年评选的一些假新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媒体上各种版本的年度十大新闻纷纷登台亮相,其中一个评选最有意思,那就是年度“十大假新闻”。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主办的新闻打假历时7年,他们的神经虽然多多少少已经有些麻木,但面对又一个年度里如此众多的假新闻,作为传媒人,仍然痛并羞愧着:这样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媒介造假事件时有发生,上海《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连续两年评出“十大假新闻”之后,去年又刊出《十大假新闻》,编者按中有段话发人深思:“……原本只是游戏之作.偶尔为之,谁知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本刊又相继评出‘世界十大假新闻’、‘2002年十大假新闻’.简直成了打假专业户。原以为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传媒竞争日趋激烈,虚假新闻也屡屡不止。虽然这些假新闻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却并非毫无规律可循。研究其规律,对打假大有好处。一、假新闻的特点 (一)规避风险,大胆造假 近三年的“十大假新闻”,就内容方面来看,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是假新闻的重灾区。2001年的“十大假新闻”中这类  相似文献   

12.
每到年尾,都会有“年度十大假新闻”之类的评选.2011年也不例外,“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最终高居2011年度十大假新闻榜首.毫无疑问,假新闻极大地削弱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损害了新闻从业者在公众心目中的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屈指算来,评选“十大假新闻”已历经5个年头。当初,无论如何都不曾想到能坚持这么长久。与前4年本刊孤军奋战有所不同,2005年的评选,人民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成为本刊坚强的盟友。同时,评选方法也有所创新,增加了网友投票评选这一环节,以确保评选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杨清波  屈凌云 《军事记者》2003,(1):35-35,38
近几年,假新闻源源不绝,社会、经济、娱乐、科技等领域都难逃“此劫”。上海某新闻杂志特评选出了中国2001年十大假新闻,其中有最富有想象力的假新闻、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最让人作呕的假新闻等等。因新闻失实而引起的一波又一波娱乐新闻官司或扬言要打的官司也早已不成“新闻”。新闻报道应该真实,这是新闻工作应遵守的共同准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可近年来,媒体假新闻层出不穷。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假新闻缘于激烈的报业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  相似文献   

15.
自2001年起,<新闻记者>杂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评选"十大假新闻"(以下简称"十假"),评选的结果公布在次年1月的杂志上.本文试图探索在网络日益崛起的同时,网络假新闻是不是也水涨船高,"十假"是否易主到网络门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7.
孙笑笑 《今传媒》2014,(3):44-46
随着新闻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些虚假报道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众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甚至给媒介公信力带来了威胁,它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当大众看到真实与谎言齐飞,现实与虚构一色的传播景观时,《新闻记者》杂志担负起一个传媒应有的责任,自从2001年起,就前年发生在中国的一些假新闻进行总结,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由于网络评选水平的提高,截至2010年,《新闻记者》杂志不在对其假新闻进行评选,基于此,本文就其这十年评选的一些假新闻进行分析,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并总结出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虚假新闻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虚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它不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新闻记者》杂志社从2001年开始坚持不断地每年评选"十大假新闻",意在引起新闻工作者重视、警醒,但从目前状况看对于治理社会上的虚假新闻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研究梳理《新闻记者》2001年-2016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并使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究虚假新闻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提出治理虚假新闻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06年十大假新闻"谈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新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第1期刊发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对06年度国内媒体报道的上百条产生了一定恶劣影响的假新闻进行盘点,评选出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本刊启事     
《新闻记者》2007,(2):64-64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2006年十大假新闻”之后,如前五年一样,在新闻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近日,收到华商报社来函,表示“十大假新闻”之一“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并非《华商报》原创首发,希望本刊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