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i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iSchool 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对美国排名前15的iSchool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评估4个方面对其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美国iSchool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其学习与研究能力;其核心课程类别设置广泛,涉及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位教育、认证、双学位、辅修等多种方式;认证协会、排名机构与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美国iSchool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调查研究了中国与美国40所拥有图书情报学专业的院校,收集并整理了其中27所拥有图书情报学博士授予权的院校博士课程设置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课程设置的特色。在比较分析了两国课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两国博士教育与培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应用型课程设置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了国内外在图书情报学专业具有代表性的五所大学,对其图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按照理论型与应用型课程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五个院系应用型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出各自的特色;最后借鉴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的理念与经验,提出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应用型课程设置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概述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情况,重点选取5所居于2006年美国Top10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专业,以其本科课程设置情况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预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概括了其课程设置的4大特色;并探讨了这些特色对于我国图书情报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及数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情报学教育建设数字学习模式有利于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对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70项LIS学位课程建设发展数字学习的现状进行在线调查。E-Learning环境下开展图书情报学教育,要从课程设置、传输模式、工具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系统地建设数字学习。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是公认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不仅发表了大量的图书情报学论文,而且引用文献更是覆盖了中外图书情报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从引文的数量、语种、类型、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和自引等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客观评价<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地位,还可以全面地把握我国图书情报学发展的动态过程、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编目与分类"课程的设置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编目与分类”课程的设置情况,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洪  汤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29-33,92
研究和介绍生物情报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定义及其重大的学科意义以及与生物信息学的区别,总结北美图书情报学院设置的相关生物情报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 重点分析北美生物情报学科建设,比较分析课程设置、职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及定位,并提出生物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专 稿中美同登论坛 共对数字时代 刘继维1-4让图书情报学院深深植根于大学与社会中 雷·艾斯特布鲁克1—6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情报学 梁战平1—7院长或系主任在实现图书馆变革中的作用 布鲁克·E·谢尔顿1—8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图书馆学教育的影响 王世伟 1-9二十一世纪高校图书馆的变革 米 勒1—10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陈传夫1—11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新进展:提供远程教育课件的形式和技术 布兰奇·伍尔斯1—14信息化时代情报学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深化与拓展 胡昌平1—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90-1997年三所高校院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学位论文主题,指出尽管学位论文主题数量逐步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部分选题远离专业核心,有避重应轻之嫌,无助于本学科的建设,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美目录学的源流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目录学发端于 15~ 16世纪 ,有着深厚的技术和实用传统。几百年来 ,英美目录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英美目录学之所长 ,为我所用 ,对于发展我国的目录学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2 6。  相似文献   

12.
In terms of positioning a student for Ph.D. admission, the decision to complete a thesis or comprehensive exams as one's M.A. capstone is based on much speculation, but little systematic study. This study surveyed M.A. and Ph.D. Communication program representatives about doctoral programs' admission preferenc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applicants holding M.A.s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perceptions of their institution's students' actual capstone choices. In nearly half the cases, doctoral program representatives were unaware of whether students admitted with M.A.s had elected the thesis, comprehensive exams, or some other capstone option.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Ph.D. programs prioritize students' writing samples, statements of reasons, and GRE scores when deciding admission. There were discrepancies between M.A. program representatives' perceptions of what information weighed most heavily with doctoral admissions committees and the priorities reported by Ph.D. program representatives.  相似文献   

13.
14.
中、美信息政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制定信息政策最早、颁布 国家信息政策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将从信 息政策的定义、环境和战略目标入手,对中、美 两国信息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信息 政策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中美学者 对信息政策的认定 美国学者F.W.温格顿认为,一切用以 鼓励、限制和规范信息创造、使用、存贮和交 流的公共法律、条例和政策的集合即为信息 政策。美国洛克菲勒报告中关于信息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16.
论文从中美公共图书馆采编中心的基本架构和基本功能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中美图书馆采编中心的异同,对采编中心的主要功能采和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陈星 《兰台世界》2020,(4):91-94
文章介绍了浙江档案服务网的建设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该平台的建设现状,肯定了平台在管理规范性、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成效,提出了在平台对接、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不足,并从优化馆际协调及监管机制、资源建设和技术支撑力等方面进行了长远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9.
20.
Recent efforts to amend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 suggest that the Act has caused widespread problems felt by its administrators. In order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is suggestion, the authors surveyed F.O.I.A. administrators throughou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repor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urvey her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dministrators generally have positive perceptions of the Act, yet generally support specific proposed amendments to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