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晓霞 《图书馆》2015,(1):109-111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推行的学科馆员制度中,学科馆员与所服务的学科对象存在学术不对称现象,造成学科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不对称的背景下,通过按照学科的要求引进人才、培养馆员、团队服务和绩效考评等机制,建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提升学科馆员的学术水平及其服务能力,推动学科发展,并逐渐使学术不对称的现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王贤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1):143-150
[目的/意义]数字学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总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发展模式,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厘清数字学术的内涵与外延,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意义,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进展。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和网络调研法,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服务保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结论]对国内高校图书馆规划和建设数字学术服务提出如下建议:审视自身服务资源、发现用户需求;评估自我实力、确定服务内容;提升馆员能力、注重合作研究;建设数字资源库、促进数字资源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3.
数字学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发生改变,空间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数字学术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学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供给优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用户、资源、空间布局、人员配备、服务内容五个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空间供给需求,最后阐述了数字学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空间需求的供给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基于对学术图书馆空间发展、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发展历程的梳理,剖析其在数字学术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为学术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资源与服务整合提供思路,为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对数字学术及数字学术环境进行定义,阐释数字学术与学术图书馆的互动关系。接着,分析学术图书馆从IC、LC、KC到创客空间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考察国内外数字学术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然后,从图书馆资源数据化、关联数据化及开放共享两个角度呈现数字学术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现状与特点。最后,选取信息素养服务、研究数据服务和出版服务作为数字学术环境下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新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学术图书馆空间创意化、资源与服务多元化是图书馆整合功能、高效运转以实现自我发展和满足用户需求的体现,也是图书馆为应对数字技术、数字化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学术的概念以及数字学术视角下图书馆空间构造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数字学术在国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建构中的应用案例,并从利用数字设备开展素质教育、依靠数字学术完善馆藏信息、搭建智能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和创新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四个层面提出了基于国外经验的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术界的功利学术和馆员的学术浮躁之特征,探讨了馆员学术人格的基本概念,解读了馆员学术人格的内涵是学术与人格的辩证统一、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辩证统一、服务性与学术性的辩证统一,归纳了馆员学术人格的理想特征,论述了馆员学术人格的构建策略,以求提升馆员的学术人格,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学术共享空间的概念和回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scholarly commons、academiccommons、research commons等三种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主要类型作为分析样本,通过采取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从促使高校图书馆建立学术共享空间的因素、服务对象、服务设施与设备、服务项目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基本情况和实践经验,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规划和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研了加拿大6所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建设现状,发现其空间类型主要有学习协作空间、多元特色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学习空间使用原则有预约制度、资源使用制度、音量约束制度,学习空间特点为资源丰富、分类齐全、专业化团队保障。我国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建设应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坚守图书馆初心与使命;优化空间布局,建设新型学习空间;优化空间服务内容,打造特色学术服务;培养专业馆员,夯实图书馆根基。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学术激励机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员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往往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和谐发展.运用混沌理论探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知识型青年馆员学术行为激励机制的混沌特征,构建基于混沌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型青年馆员学术行为激励模型,有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型青年馆员学术行为激励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妍 《图书馆学刊》2020,(11):43-47
数字学术作为高校图书馆跨学科服务的创新形式得到了国内外图书馆界学者和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从数字学术的内涵出发,阐释数字学术与高校图书馆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数字学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空间需求及空间构建要素,进而提出基于数字学术空间的服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图书馆思政主题空间建设,是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思政教学服务的重要切入点,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实践。文章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空间设计、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空间服务六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思政主题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通过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其服务特点和不足,并归纳出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框架和策略。[方法/过程]运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从空间类型设置、服务设施建设、空间预约管理和空间服务再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服务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从空间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和服务评估4个方面构建服务框架。[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策略是:制定科学的空间服务发展规划;建立多元化的服务空间;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空间服务;制定空间服务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common problems facing the academic library and graduate schools of library/information studies are outlined. The tactics for both academic librarians and 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ors to raise the profile of the academic library on the campus are discussed. Finally how academic librarians can help themselves through greater involvement in library/information studies education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伸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冲出图书馆围墙的限制,主动为高校师生提供的服务。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美国高校图书馆面向不同用户群开展的延伸服务,其中包括:大学新生、少数民族生、住校生和专门院系的师生。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延伸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开展延伸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拓展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并积极与高校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选取美国已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9所高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从图书馆网站"公众科学"栏目的设置情况、公众科学项目推荐、资源推荐以及公众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提出建议。[结果/结论]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公众科学教育,引导馆员和公众积极参与公众科学实践;在图书馆网站上建立功能完善的"公众科学"栏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科学活动;充分利用创客空间推动公众科学服务的发展;设置公众科学服务岗位;发挥图书馆学会和联盟的力量,鼓励和指导高校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开展可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加强学术研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Many academic librarians have ideas or opportunities for 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for the library,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ir regular positions. Some additional librarians are asked to consider teaching credit-bearing courses for other departments at their institutions, based on graduate degrees they hold in fields besides library science. Academic librarians who face either option are often asked to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how colleagues at other institutions handle arrangements: payment, coverage of library services while they are teaching, and proving their suitability for teaching in a given subject area. Unfortunately, the data available on their work is both scant and scattered. The authors surveyed librarians at 350 academic librari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o gather and analyze data on these and numerous related aspects of librarians’ teaching for departments outside the library. They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zed comprehensiv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these “professor-librarians.”  相似文献   

18.
略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邓彦 《图书馆论坛》2001,21(6):86-87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性特征,提出了强化高校图书馆学术性特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had to provide acceptable noise levels for many years and this pressure has not diminishe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ibrary space has to be utilized to ensure noise levels are best managed. A study was undertaken across four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South Florida to determine how universities utilized their limited space to satisfy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study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Directors and key librarians were surveyed and interviewed, and on-site visits were conducted. Results supported findings from the literature indicating that it is best to observe students’ natural use of library space and designate those areas accordingly. Additionally, it was found that current pedagogical practices place a greater need for group study spaces, which compete against the vital need for quiet study areas. It was also discovered that designated floor levels used to separate sound are compromised by popular open mezzanine designs that allow sound to permeate between floors. Solutions are presented to minimize noise issues that can be applied at any academic library.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空间句法理论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从空间构型角度为图书馆内部空间在可达性方面的效能评价提供一种客观、量化、图示化的手段,相关空间优化法则也将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及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在调研高校图书馆读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句法研究的可达性指标构成,利用凸空间划分技术以及Depthmap软件,从整合度、进入深度、疏散深度3个变量数据对样本图书馆整体空间可达性、进入可达性与疏散可达性3方面展开分析,并通过使用行为协同研究比较验证空间句法理论及其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句法变量的整合度与深度值能理性且清晰表达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特征,从而深层次揭示影响可达性的空间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