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已经由初期市场生产要素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资本运作的产业整体发展阶段.传媒资本运作成为现阶段传媒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的中国传媒,正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全球媒体市场的竞争压力。那些举世瞩目的国际传媒集团和境外资本将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国内传媒市场。这些跨国传媒巨头的进入,对于我国传媒产业来说,既是一种威胁,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外资传媒迂回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已经成为事实:从资本运作到内容渗透,从中心城市扩散至全国,从西部边缘城市向中部突进.基于外资进入的正负效应分析,本文寻求政府合理规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提出了中国传媒内容市场政府规制的路径选择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童清艳 《新闻记者》2003,(10):10-11
中国传媒现处于一种近乎寡头垄断市场,可以说,少数大型传媒集团控制着中国传媒市场。在这里,只有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竞争,传媒的进入壁垒越来越高使得国内民营或其他资金办媒体日益艰难,目前的大型传媒集团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但大型传媒集团面对市场环境或者说竞争对手的行为也并非无动于衷,而是会随对手的决策行为而变动,即集团之间的决策是相互作  相似文献   

5.
周笑 《声屏世界》2004,(12):35-36
传媒品牌的分类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传媒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拥有多少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品牌。加入WTO后,中国传媒业面临国际传媒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各大国际传媒巨子对中国市场的进驻,正是以品牌合作为切入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时代华纳,通过品牌合作与广东的民间教育界联合办学,并进而打算以英语教学的特色传媒产品开拓广大的中国市场。而对比来看,从严格意义上讲,目前中国传媒业还没有建立国际化的品牌,国内的传媒品牌大多集中在产品品牌的低层次上。如何在有限的过渡期内把中国传媒做大做强,国内不少传媒正进…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是中国传媒业承上启下的变革之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实呼唤一个具有长期战略思维的统一的传媒管理机构实施全面规划,既要考虑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又要考虑传媒的产业功能,以此形成政策思路和政策框架。比如,在管理体制上的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大部制合并调整;对报刊市场管理的刊号审批方式和进入市场流通的改革;对传媒机构转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对网络媒  相似文献   

7.
资本运营:实现媒介产业超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已开始启动,并且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美国IDG集团、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等纷纷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传媒市场正被国内外各种资本看好。中国传媒产业与国外传媒集团相比,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资本实力不足口如何实现我国媒介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媒介资本运营无疑是一剂良药,资本运营作为媒介经营手段在壮大媒介产业  相似文献   

8.
邢彦辉 《新闻窗》2008,(6):106-107
我国传媒生态的变迁 1、我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演变加入WTO以后,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速度将会加快,国内生产要素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传媒产业的重整将纳入国际分工体系,通过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对中国国内媒介资源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中国全方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传媒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就目前外资媒介在中国的情况来看,外资在传媒投资政策、产业制度、市场准入和经营规制等方面仍有诸多限制,只能通过迂回渗透的方式进入中国媒介市场,无法起到推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本永远无限追求商业利益和中国传媒市场的两大“潜力”——人口众多带给传媒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有待开垦的文化资源潜力,外资电视传媒被中国传媒市场深深吸引着。通过中国市场,外资电视传媒有了两种赚钱的方式:将国外传媒  相似文献   

11.
传媒资本市场的缺陷与转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正林 《视听界》2006,(5):72-75
传媒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资本市场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这些烙印同样留在了传媒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传媒的意识形态性又让传媒以更高的敏感性区别于其他产业资本市场。可以说,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的结合,既让中国传媒感受到资本运营的艰难,也让中国传媒看到了发展的远景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现今,中国传媒市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变。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业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传媒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的竞争状态向有序的、有意识的状态发展,这是传媒市场发展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初期,传媒界对外资传媒进入众说纷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把外资传媒比喻为"狼"、"鳄鱼",以此来形容外资对中国传媒市场的冲击.中国政府为了防范这种风险,保持国内媒介"生态环境"的稳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规制外资的进入.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现今,中国传媒市场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变。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业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传媒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的竞争状态向有序的、有意识的状态发展,这是传媒市场发展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产业尤其是广电传媒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八五”期间广告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大于40%,“九五”期间超过25%。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媒体的经营额还将以20%的速度增长,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其他行业。中国加入WTO,尽管短期内还不会承诺放开传媒市场,但国外传媒巨头正在通过其它方式千方百计进入中国。因此,中国传媒必然要在这种碰撞中吸收利用国外传媒的经验,通过国际经验的本土化尽快提高中国传媒的竞争能力,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运作方式。分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美国广播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一目了然     
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新格局入世一年来,中国的传媒市场呈现出内变外进的鲜明格局。以媒介集团为龙头的中国传媒选择内涵增长与外向联合的双向发展方针,集约组合使规模化程度提升,占据市场的份额扩大。目前国内共经批准成立了68个传媒集团,其中包括38个报业集团,13个广电集团,9个出版集团,5个发行集团和3个电影集团,这些集团占据了传播资源的大头。外资广电传媒不断进入,先声夺人。经广电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17.
李明 《东南传播》2014,(12):52-56
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来,中国传媒产业一直保持以高于中国GDP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度发展,它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客观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中国传媒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传媒产业国民经济贡献率仍然低下、传媒产业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和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造成这种现实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传媒体制的制约。因此,中国传媒要改变现状,进一步发展的举措应当是突破体制障碍组建"三跨"大型传媒集团;适当调整国有资本在传媒产业中的布局,适当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大力发展以新媒体为主的新兴传媒产业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 当前,我国传媒界正涌动着一股投资热,最新资料显示,进入或涉足传媒业的国内上市公司已有40余家,一些世界传媒巨鳄也开始在中国传媒滩头阵地前游弋,长期在行政壁垒保护下,业外资本最难进入的中国传媒产业的大门正悄然而急速地打开。 对这股传媒与资本联姻的投资热,在国内传媒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继网络热之后的“又一个美丽的泡沫”;另一种意见认为,真正的传媒业竞争还没开始,说它是“泡沫”还为时过早。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还是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看传媒市场与资本市场是怎样结缘的吧。  相似文献   

19.
胡忠青 《新闻界》2005,(1):47-4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媒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中国传媒业也必然面临国内外的直接竞争和自身多种因素的碰撞。当前,有着巨大媒介消费增长潜力的中国传媒市场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传媒“巨鳄”的关注,这些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跨国媒介集团早就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传媒市场运作机制的变革,催生出多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新闻集团。  相似文献   

20.
品牌经营是当代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化。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也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但是,如何恰当的进行传媒定位创新呢?一些传媒的老总常常抱怨,说他们为了跟上市场演变的步伐,不断给传媒重新定位,花了大量的钱进行了调查,找到了传媒受众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与服务方式,但是,真正去做了,效果并不好。历史毫不犹豫地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传媒带进了品牌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但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传媒业变革的先行者之中。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全面碰撞。近年来,国内传播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思考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机遇和挑战;二是探索如何进行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媒体已具备了一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面对加入WTO,外资传媒对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新一轮冲击,中国媒体仍然处于相当的劣势状态。如何应对新的冲击,首要的就是对中国的传媒进行产业化改造,而要完成这一改造,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对当今的中国传媒进行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