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难忘楼兰行     
楼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仅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理概念,这不仅因为它已被黄沙掩埋了一千多年,还因为它处于死亡之地——一罗布泊,使人们难以涉足。1900年3月,一个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在罗布泊探险时发现它之后,百年来,楼兰一直成为中外考古学家、探险家向往的地方。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随一支中日考察队前往楼兰采访,终于一睹楼兰故城遗迹,圆了昔日之梦。我们是从若羌县经米兰占城进入罗布泊的,就直线距离而言,楼兰似乎并不遥远。我们在若羌县城用GPS卫星定位仪测出,楼兰距县城仅144公里。启程后真未想到,就这1…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穿过罗布泊到楼兰去是丝绸之路万里古道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那么,可以毫不过分地认为,拍摄到楼兰去的影片是“丝绸之路”影片中最困难的摄影工作。楼兰,这座在戈壁风沙中默默沉睡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古城,以她独特的魅力令人心往神驰。本世纪初,几小批外国探险队侥幸到里面转了一圈后,半个多世纪了,几乎再没有留下过人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烽火台古称“烽燧”、“烽台”,是古代军事报警的重要设施和土堡哨所。南朝梁人徐敬悱有诗云:“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楼兰。”烽与燧是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上放烟叫“燧”。《墨子·号令》云:“昼则举火,夜则举燧。”《史记》“索隐”中说得更具体:“烽,束  相似文献   

4.
《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鄯善国"条载:楼兰国为匈奴反间,数次截杀汉使.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遣平乐监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立前已降汉之王弟尉屠者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自此,楼兰国不存,而为傅介子所刺杀者即成为末代楼兰王。对该王之名,《西域传》日:"介子遂斩王尝归首,驰传诣阙,悬首北阙下."颜师古注曰:"‘尝归’者,其王名也。《昭纪》作‘安归’.纪传不同,当有误者。"据此,末代楼兰王之名有"尝归"、"安归"二说,何者为确?兹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5.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举世震惊,20世纪前30年成为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的楼兰大探险时代。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楼兰成为军事禁区。1979年借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的机缘,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到达楼兰,中国学者在楼兰被发现半个多世纪后,才实现到楼兰考古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出版参考》2008,(4):15
楼兰 注解:不是楼兰古城。却胜似楼兰古城。指梦境。例句:嘿。瞧那家伙。又到楼兰溜达去了。  相似文献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先生说,新闻就是“找故事的艺术”。他曾用3年多时间,将清华新闻学大篷车课堂开到了新疆楼兰古国、内蒙古额尔吉纳古城。他和他的学生们下矿井、上太行山、进孔庙、国子监、胡同、四合院、重走长征路,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找故事”。  相似文献   

8.
去年网络世界的一件大事,是全国各省的三十位作协主席、副主席,呼啦啦,跃马横刀,一齐杀人网络小试锋芒,举办网络小说的联展和竞赛。一时间,风起云涌,鼓角震天,战绩不俗,“脱手夺得小楼兰”(陈毅诗句)。拔得头筹的是张笑天,他的小说点击率超过一百八十多万次,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9.
米兰故城     
在塔克拉玛干浩瀚大漠东缘的新疆若羌县,遗存着一座汉代西城城郭——米兰故城。 米兰故城北依罗布泊洼地,南邻阿尔金山北麓,东接阳关古道,直通柴达木盆地和羌塘高原,是丝绸之路南道东段的交通要冲和桥头堡,这里是汉朝驻军开垦屯田之地,曾一度是西域楼兰国的王都,称为伊循城,汉昭帝元凤四年,西汉政府派傅介子除掉亲匈奴的楼兰王安归,立安归之弟尉屠者为王,应尉屠者请求派司马率领士卒40人,进驻伊循屯田,米兰故城从此名扬四方。唐代,伊循城为吐蕃所占,在此修建了军事堡垒,具有显赫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域外“楼兰城”经莫斯科有关当局许可,考察队推荐我和另外六名记者乘专机飞到位于克齐尔库姆沙漠腹地的宇宙城拜科努尔,调查这座太空城附近的50多座淹没在沙漠里的古城遗址。这座拥有六座卫星和宇宙飞船发射塔的前苏联太空城正好座落在丝绸古道上,锡尔河古河床从城外的铁丝网旁绕过。这里也是前苏联的核试验场。  相似文献   

11.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  相似文献   

12.
楼兰,是中国西北方一个最神秘的国度. 因为它在汉朝以前,就发展出非常伟大的文明,它介于中国与大宛国之间,国力十分强盛,汉武帝派遣大使到大宛去,常常被楼兰挡道!甚至击杀,即使强悍如汉武帝对这个远在边塞的强国也莫可奈何.  相似文献   

13.
逝者1952年,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复长城的任务交给罗哲文,第一站,就是北京的八达岭。2003年6月23日,20多辆车组成的考察团车队绝尘而发,浩浩荡荡前往楼兰,穿越死亡之海。这个考查团的团长叫罗哲文,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报道:在2009年北京出版物订货会上,一批正版“平价口袋书”广受关注。据了解,这批“口袋书”,是漫友文化经过对核心读者群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评估后策划推出的,首批上市的产品中,囊括了《未成年》、《楼兰旖梦》、《超合金社团》、《黑白无双》等从金龙奖中脱颖而出、目前正在市场上热销的优秀原创漫画图书的“口袋版”。业内专家指出,“平价口袋书”不仅可以让读者充分享受随身携带阅读的便利和乐趣,还以低廉的价格满足了更广泛群体的购书需求,  相似文献   

15.
被业内人士称为2006年中国最具市场潜力的本土悬疑巨作<楼兰地图>(长江文艺社出版)在三月下旬新鲜出炉.据权威人士分析,2005年持续畅销的引进版悬疑大作<达·芬奇密码>将会受到<楼兰地图>强有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一支阵营强大、规模空前的科学考察队于2004年的秋天开进楼兰古城。7辆越野车和沙漠车载着来自15个专业的29位专家纵横穿越了罗布泊干涸的湖盆。他们利用光谱、GPS定位、测盐、测绘等最先进的设备试图揭开楼兰古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探险界、考古界远征天涯的足迹,在媒体记者的参与下,频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种探险类报道,因其魅力独特的信息,为渴求远行的人们打开精神上的新视窗,而颇受关注。因此新闻界出现一批报道科学探险的记者,媒体上的探险类报道也日渐增多。笔者也曾于2005年10月参加中国晚报联盟新西游记大型采访活动,探险死亡之海罗布泊、寻访楼兰古城、跋涉海拔5000余米的帕米尔高原,完成系列探险报道。早在上世纪中叶,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概念,此后,中国新闻界也借鉴了…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读者兼作者,要谈“编辑”,的确是“门外汉”,因而此文曰《门外谈“编辑”》。虽在门外,而常与“编辑”打交道,从“通联”中,也捕捉到一些“编辑”的信息,摸到“编辑”的“脉搏”,听到“编辑”的“心声”,体味到“编辑”的“苦衷”。编者之“苦”,非在工作之繁重,而在“责任编辑”之“责”上。此处之“责”,并非编辑之“责任心”不强,而恰之相反,“责任心”太强之故耳!作为一个编辑来说,是唯恐编不出佳作来的.因而东奔西跑、四处函联,约组稿件,以充实自己所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一支阵营强大、规模空前的科学考察队于2004年的秋天开进楼兰古城.7辆越野车和沙漠车载着来自15个专业的29位专家纵横穿越了罗布泊干涸的湖盆.他们利用光谱、GPS定位、测盐、测绘等最先进的设备试图揭开楼兰古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4个方面介绍了陈誉教授海派文化的特质:一是“海纳百川”之大者,二是“追求卓越”之高者,三是“开明睿智”之学者,四是“大气谦和”之仁者。指出这些文化特质依然是我们图情事业面向未来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