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形性变性疾病,其中家族遗传性ALS约占5%-10%。ALS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主要由编码CuZnSOD的SOD1基因突变引发。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骨骼肌的老化,ALS易感性呈上升趋势,表明年龄为其易患因素之一。为了保护患者的肌肉力量对ALS的传统治疗一般推荐避免进行体育运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对抑制ALS患者的运动能力下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mtNOS及COX Ⅳ、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一次长时运动及耐力运动分别选用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最后一次运动后即刻组、3 h组、6 h组、12 h组、18h组、24 h组.提取腓肠肌线粒体,分别检测线粒体mtNOS及COX Ⅳ、SOD的活性.结果 一次急性运动后同安静组比较:骨骼肌线粒体COXⅣ活性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6 h组明显升高;mtNOS活性在运动后6 h、12 h、18 h、24 h组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运动后即刻、3 h,6 h、12 h组明显升高.耐力运动后同安静组比较:线粒体COX Ⅳ活性在运动后各组均升高;mtNOS活性在运动后6 h、12 h、18 h、24 h组有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运动后18 h、24 h组明显升高.结论 两种运动形式均可以提高mtNOS、SOD及COX Ⅳ的活性,主要通过NOS/COX Ⅳ通路介导实现.耐力运动可以增强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  相似文献   
53.
AMPK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运动介导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其主要作用是协调代谢和能量平衡。AMPK被激活后在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在调节糖代谢方面的作用,AMPK为治疗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药理靶点。  相似文献   
54.
线粒体有氧呼吸是运动供能的最主要方式,疲劳的产生也与线粒体呼吸链电子漏出有密切关系,呼吸链中电子传递、质子泵出和ATP生成的详细过程及效率,对于运动及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线拉体结构、呼吸链组成、电子传递的Q循环,介绍了态3、态4呼吸的概念、内膜的非欧姆导性特点及我国学者刘树森的电子漏引起质子漏学说,为运动供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对机体氧化还原应激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作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作了综述和分析。越来越多的实验工作表明,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学与活性氧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提示了活性氧在机体被利用的侧面,也为认识有氧运动的分子适应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6.
线粒体呼吸链是运动产生自由基和ROS的主要场所,并构成机体主要的氧化系统。ROS的过量产生会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呼吸链中存在对抗ROS的CoQ和细胞色素C等抗氧化体系,但作用有限。各种外源性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能起到对抗ROS的作用,联合补充的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57.
谷氨酰胺是人体及其他哺乳动物体内最为丰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游离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它的合理补充对各个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综述法,论述了运动状态下补充谷氨酰胺对机体抗氧化压力的影响机制,对肠道、骨骼肌、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免疫营养学机制,并对谷氨酰胺补充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 6 周跑台耐力训练及 PFT-α 皮下给药干预,探讨耐力训练与 PFT-α 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 周龄ICR 雄性小鼠 24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C、PFT-α 给药组 P、耐力训练组 E、耐力训练联合 PFT-α 给药组 EP,每组 6 只;运动组 E、EP 进行6 周跑台训练,P 组、EP 组皮下注射 PFT-α 溶液(0.83mg/mLPFT-α,10%DMSO),0.2mL/ 只 / 次,C 组、E 组注射同体积溶剂(10%DMSO)。结果:与 C 组相比,E 组 p53、ULK1、BECN1、p62、PINK1、PARK2mRNA 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P 组 LC3、p62、NIX、BNIP3、PINK1、PARK2、PARLmRNA 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NK1mRNA 的相对含量为 C 组的 12 倍;与 P 组相比,EP 组 p53、LC3、NIX、BNIP3、PINK1、PARK2mRNA 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耐力训练可促进 PINK1/PARKIN 依赖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运动对线粒体的质量控制不仅与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态变化有关,还可能与线粒体自噬有关;PFT-α 可促进参与线粒体自噬的 NIX/BNIP3 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 p53 的转录活性与参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的 NIX/BNIP3 信号通路密切相关;PFT-α 使 PINK1mRNA 异常高表达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耐力训练可改善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9.
心力衰竭、β-肾上腺素受体与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中发生了一系列分子水平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是在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信号级联中的改变。β-肾上腺素受体是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大家族中的一种,它通过控制肌肉收缩力以及对儿茶酚胺变时性的应答来调整心脏功能。在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中,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对患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