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课例研究是近十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十分流行的教学研究活动,学科课例研究更是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实践研究.梳理了2013~2015年《化学教学》杂志上有关化学课例研究的文献,分析当前化学课例研究的基本视角和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卤化氢的酸性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只能定性地认识到在水中完全电离的HCl、HBr、HI是强酸,不完全电离的HF是弱酸,而对其酸性强弱的原因及度量方法认识不足,甚至有些教师也可能存在认知上的错误.实际上,卤化氢在气态、纯液态、浓稀水溶液等不同环境中呈现酸性的具体形式不同,需要用质子亲和能、酸度函数、电离常数、表观电离度等不同物理量来度量.拉平效应使得HCl、HBr、HI在稀水溶液中的酸性差别很小,表现为“完全电离”;在甲醇等部分非水溶剂中,区分效应使得三者酸性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3.
14.
图表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菲连续性文本范畴.化学教材中包含函数关系、数据等表征信息的非连续性文本型图表(数据表格和坐标图)占有较大比例,并存在较大的认知难度.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化学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型图表的认知难度分析量表,并尝试进行教材图表认知难度分析实践,为教材图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取"酸碱中和滴定"及其相关概念为教学内容,开展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生化学概念学习的认知研究.全文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具体探索,从认知角度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考察手持技术学习环境中学生概念学习的特点,旨在体现基于手持技术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化学概念认识、理解并应用的过程特点,并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强调科学实践是当前基础科学教育界的共识与目标。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认知主体是科学实践教学的关键。从“一师一优课”平台上筛选36节以科学实践为取向的化学课例,构建确定认知主体和了解课堂权力使用情况的话语分析框架以及视频分析流程,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视频样本进行编码统计和案例研究,发现存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科学实践环节“无”“少”“多”三种情况,且以教师为认知主体的课例居多,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要求表达和推理的话语类型,学生的话语贡献中事实和观察水平占比大。从科学实践四个环节对3节代表课例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了教师使用权力的具体方式及其对认知主体转移的影响,据此提出促进科学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厘清作业与作业系统的涵义,明确作业的巩固、应用、延伸、发展功能。指明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试卷化与形式化倾向,提出围绕作业的核心目标,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整体设计,实现作业形式、内容、要求及指导的优化,促进作业功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Achieve“测验——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应用非常广泛,促进了美国课程标准编制和测验设计的发展.该工具由向心性、均衡性和挑战性三个维度以及一系列指标体系构成,研究程序包括试题微观分析和综合分析.借鉴该研究工具,有利于构建本土化的“测验——标准”一致性分析模式,评价测验与标准的一致性,指导标准完善及测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金属活动顺序表是中学化学判断溶液中金属的置换顺序,即金属活动性的判断依据。然而,通过教材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国家教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排列顺序略有出入,如表1。  相似文献   
20.
以内容标准的精细化、序列化与结构化为最终目标的垂直一致性研究正成为课程内容研究的新热点。美国各州教育部门、学区与学校以及教育研究机构为促进课程"垂直一致"已积极开展各方面工作,充分发挥一致性研究成果在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开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垂直一致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也应根据一致性研究成果,在课程实践中做到"破除陈旧认识"、"强化基础研究"、"加强课程引导"、"促进学科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