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在烟波浩渺的教育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启发式教学思想是随着私学的产生而产生的,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古代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班级授课  相似文献   
32.
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长职务的身份结构主要包括学术身份和行政身份。以行政主义为核心 ,以高考意识形态为辅助 ,两种外部力量共同完成了我国校长职务两种身份分离的过程 ,其结果是形成了当代校长职务行政身份凸显、学术身份“失重”的非常态结构。它对学校领导与管理造成的现实后果是 :行政管理取代学术领导 ;权力运作方式强制多于沟通 ;资源分配带有倾斜性。校长学术身份重构主要通过校长管理的制度安排完成  相似文献   
33.
随着理性主义管理思想的胜利、人本主义的流行和物质生活的繁荣,公众对好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形成强势,世界各国均关注学校改进的研究与实践,各种学校改进项目层出不穷。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代表性国家的学校改进样态的比较分析,发现其共同经验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研究与实践高度互动;以项目方式推进和管理;走政府、大学、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的道路。学校改进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成本相对高、成效相对小、成功相对难。系统化工程、专业化网络和数据化驱动是学校改进的共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理想的人格可以通过教育而达成,这样的教育应立足于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两大阵地,在社会-文化坐标中展开,它必定是一种探索,能够“化理论为德性”,帮助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5.
课程建设是一个虚实相间的问题,探讨课程建设必须从价值和事实两个维度展开才具有可行性。在目前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精神正在逐渐成为课程建设主流的价值遵循。权力的介人势必造成课程建设在事实层面与价值取向的不相吻合,谋求课程权力共同体的建立,是新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在权力合理作用的范围内体现人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C小学56名教师为被试,考察了其学校文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学校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很高,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文化参与性、一致性、使命、适应性;学校文化整体上更关注学校内部发展,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较差;学校文化更注重稳定与层级性,灵活性稍有欠缺;校长与教师对学校文化认知存在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37.
这是一项对积累了13年之久、文字发表量达到300余万字的研究的元研究,立足于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学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学校改进实践。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型。在清晰阐述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回答三个研究问题:模型构建有哪些经验?聚焦模型的研究经验有哪些?应用模型的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有哪些?研究采取全方位扫描方式,坚持工作专业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的工作思路,概括了这项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哲学范式和实证范式同时出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头开始,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共进使用,抽象升维和还原降维并肩作战,最终形成了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完整的知识系统,包括价值与理论、机制与工具、实践与经验三个知识模块。该模型是中国学校改进众多模式中的一项经验,不代表全部。  相似文献   
38.
简论沟通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沟通是指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理解或共识的行为,在汉文化中,它与传播,交流,交往等概念具有一定的区别,沟通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理论起点,在人体和手段意义上,沟通都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9.
文章评述了瑞士在学校和家庭的相互关系、天才儿童和残疾儿童的教育、学生的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妇女的社会工作、大学毕业生的教育程度与社会地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和做法。  相似文献   
40.
论现代师生关系中的"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师生关系中“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是否矛盾,两者是否有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