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规划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文遵循院校研究的科学路径,通过对HS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制订过程的描述与分析,展现一所高校学科建设规划诞生的全过程,并分析总结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0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参与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次评估,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探索,影响深远。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成效、问题与改进对策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效表现在:推进高校确立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促进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使用同一个评估标准、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定位不明确、整改环节薄弱、优秀率过高、评估前后进度不均衡等方面。对今后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是:坚持依法定期评估、强化评估标准的分层分类指导、重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积极开展院校研究、推动高校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6月27日.在专门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新闻班的22名毕业生举行的庆典上,身穿博士服的吴廷俊院长郑重地将印有“网络新闻传播”字样的学位证书授予给学生,复杂的心情溢于言表。当新华社湖北分社总编方政军谈及这是国内一套全新的教育模式.一个足以让中国教育界和新闻界引发一场讨论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H大学2014年和2016年两次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数据,运用大学教育力理论模型,从大学教育射程和学生期望两个维度将学生分为高度匹配型、被动顺应型、独立型和排斥型四种类型,追踪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分布的变化和特征,并从学校支持和学生投入两个维度,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其对学生类型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四种类型学生在数量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经过两年的学习均发生变化;四类学生在对待学校支持的态度和学生投入的表现上存在明显的异质化倾向;学校支持和学生投入是影响学生类型分布的重要因素,但对不同学生类型的影响差异较大。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相应措施,以扩大和增强大学教育力的辐射范围与力度。  相似文献   
15.
16.
在雷达原理课程常规教学环节中践行“三全育人”教育工作,将思政元素统一进教学整体架构,旨在科技育人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国防科技建设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为国家培养一批新型雷达人才。在新工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挖掘学科根源的哲学思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德育内容,为“雷达原理”课程提供思政新思路。通过研究与实践,验证了雷达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先由专科层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中,具有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背景和依靠行业和企业办学的高校适合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也符合国家将1999年以来新升本院校转变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大政方针.但另一部分老牌本科院校和并不具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条件的高校,还是应该继续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路径.我国现阶段对于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建设路径尚不清楚,在高等教育领域业已展开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路径就成为此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由于各种原因,笔者有幸服务了几所资质不同的学校——两所县级重点中学、一所农村民办中学、一所城市民办中学,因此体验到了多元化的教育现状,只是前两所学校让我感受到的是教育的幸福,而后两所学校让我领悟的却是教育的艰难与责任。然而无论在哪里,恰恰是与特殊学生共同成长的日子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让我拥有了一份别样的教育情怀:因为要面对特别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也因为对这些特别的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