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教育改革到今天,“尊重儿童”已成为共识,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它表现为教师的要求同教师尊重幼儿的意识之间的种种既矛盾又一致的关系。 1.要求必须伴随尊重。教师在设计、渗透或提出教育要求时,是以尊重的方式进行的,它包括尊重幼儿的历史(幼儿的经验、个性、行为习惯等)、现状和潜在可能性,促使幼儿在要求面前保持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存在着过度依赖心理学而相对忽视社会学、文化学等倾向。这种倾向在强调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同时,忽略了幼儿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群体的文化存在——作为群体的幼儿,受种种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行为与价值观念。因此,对幼儿的生存状况进行文化学的研究,可以从更广泛和更具有批判性的角度,帮助我们省思教育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幼儿园自主权的扩大,幼儿园逐渐成为幼儿机构教育最基本的单位。这是可喜的现象,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以为,终有一日,教师或班级将成为机构教育的基本单位。教师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就当下的状况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教师可以进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若幼儿教育的基本单位,从教育机构下降到班级和教师个人,那么教师将不再只是附  相似文献   
14.
“最近发展区”作为一个概念是维果茨基的创造,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应用者而言,全然不必恪守学派作风取一家之言。实际上,撇开概念的专利权,就其中的核心精神而言,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思想,主要有两大家:皮亚杰的自然(生物)建构主义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活动以它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以物化的操作实现了教师的解放,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个别的指导。由此,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幼儿的评价应在活动过程中进行。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当一分为二。区域活动中对于幼儿的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是对幼儿个体操作活动的评价;另一种是在个体活动后,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抓取一些有价  相似文献   
16.
过渡环节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入流的细节问题,但是这个细节问题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在于它的过渡作用,还在于它本身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更在于它可以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式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络互动。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学前教育》2001年第10期中尝试着从两个不同的维度,两两交叉,提出了区域讲评(讨论)的四种基本类型(详见《区域活动讲评性质与类型》)。但是我们感到其中的论述还不够成熟,有些问题也还稍嫌抽象了些,现结合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做进一步的探讨。下面是我们在10月底对一位教师的区域讲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诊断。讲评内容之一:飞机模型在早上的区域活动时间里,一幼儿在结构区用雪花片按照图片上的飞机模型搭了一架飞机,教师在随后的讲评时间里请他上来做展示,并向其他幼儿提出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有名的学校或者不那么突出的学校,允许幼儿个性的存在和表现并且有意识地培育他们的独立个性,是普遍的、随处可见的现象。比如在几乎每一所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里或者走廊上,都会有一些像海报一样的颜色不一的、大开的纸张贴在墙面上,上面有一些简单的图案线条或者没有;它们都由教师用手写的  相似文献   
19.
推荐理由“他们在看什么?让我也瞧瞧!”压题照片上的孩子顺着雕像手指的方向仔细搜寻。如果不加以说明,许多人会以为这是成人刻意导演的一幕,其实这是孩子最自然的想法和下意识的举劝。由此看出成人与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确实存在差异。教育者承认这种差异,并尝试顺应受教育者的天性,“既要尊重他们已有的经验,也要尊重当前的状态,还要尊重他们未来的可能性”。作者不仅实践了尊重与要求和谐的道德教育,更让我们体验到由此而生成的无限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今天,我们大家来听一个故事,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用话讲出来的,是用声音表示的。愿意听吗?幼儿(齐声):愿意!教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故事里面的这几个声音。听的时候要想一想:这里面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