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常言道:教育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教育 公平是不存在的,这其中的缘由不只是由于不 同的公平观或不同的价值观使然,一个更重要 的原因还在于教育公平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矛盾 性,具体表现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同在、具体 性与相对性的共存、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的权 衡以及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两难等,透视这 些内在矛盾性,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深刻、全 面地理解与把握教育公平,以便理性地采取措 施、更好地增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2.
人的创造性和教师拥有的丰富的研究机会是"教师即研究者"的现实根据,成就人的教育本质是"教师即研究者"的实践依据,而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则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方法论根据.明于此,"教师即研究者"始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53.
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三力模型”是指由学术鉴赏力、学术表达力与学术意志力构成的相互支撑、彼此促进的循环结构。其中,学术鉴赏力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标尺,用于判断何为好的研究,好的学位论文是什么样的;学术表达力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具象,是在学术鉴赏力的引导下的问题澄清、观点论证与文字修改的协同共进。从问题的澄清到观点的论证与文字的修改的协同共进。学术意志力则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保障,是研究生深陷学位论文写作困境时的坚守与突围。研究生学术成长的“三力模型”揭示了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研究生把握学术成长的关键,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54.
叙事研究:改进教师的教育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往往要遵循固定的模式,严格按照所谓科学的步骤进行,最常见的是教师的教育研究要“像专业理论工作那样,根据科研管理部门、专家编制的‘课题指南’,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再接受专家的论证、审查与评价”。在此情形下,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比如,教师们总是面对学校情境中特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5.
批评的艺术     
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园丁的修枝剪杈;同样,一个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也需要批评和教育.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难免要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批评.但是,同样的批评,倘若方法运用不当,其效果往往不佳,乃至适得其反,造成失败的教育.这里的关键是在批评学生时,要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注意批评学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6.
教师评价的局限与超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教师的成长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保驾护航”。反观当前的教师评价,仍有诸多缺陷与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人的缺席”,而其局限的超越将是教师“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7.
关于教师威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威信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都渴望在学生中拥有崇高的威信。从分析教师威信构成因素入手,阐述两种教师威信的辩证关系,进而指出培育和提高教师威信应妥善处理好三种师生关系、注意四种获取教师威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8.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价值所在,也是导引教育研究的价值指向.而"质疑论"和"终结论"在揭示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却对其蕴意进行了窄化的理解,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相反,在教育研究的学术化与专业化的追求中,"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却正确地标定了教育理论发展的坐标,能够规避教育研究可能存在的偏颇.  相似文献   
159.
“长善救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教学原则,它源于《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为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通俗地讲,“长善救失”就是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长善救失”一向被教育者奉为真理,但这条教育教学原则也许是教育中的一个“二律背反”。因为,在世界上,人人都无绝对的优点和弱点,二者犹如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如性格急躁者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正如王夫之所言:…  相似文献   
160.
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实践逻辑”的视角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会发现教育理论与实践间的隔阂、脱离是双向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时,教育理论与实践间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应进行真诚的合作、对话,而非相互埋怨、疏离,并应展开基于问题情境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