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我国洪涝灾害加剧的社会因素分析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洪涝灾害增长的社会因素:环境的改变,人类掠夺性垦殖活动,防洪工程的修建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意义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省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壮大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景观学在小流域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了小流域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指出了小流域景观生态规划首先体现在景观资源保护和维持流域生态平衡,其次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生物产品的获得,并以河南省浙川县铁瓦河小流域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和分析1972年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与供需矛盾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提高水价、统一调度两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的综合影响,适宜度模型的建立是农作物气候适宜评估的基础。该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结合河南省冬小麦生理生态特征建立了旬温度适宜度函数、旬光照适宜度函数和旬降水适宜函数。考虑到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强度的客观差异,运用相关系数法设定每个生育期内各旬的权重;运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全生育20期个旬的权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光温水的共同影响,为反映其气候适宜性变化,必须模拟三因子的协同效应,因此该文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同期光温水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对10个代表站点的气候适宜度计算结果与冬小麦气象产量的相关分析发现,两者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说明用这种方法模拟作物气候适宜性变化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从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进展、荒漠化问题的研究趋势和中国的荒漠化问题等三个方面观察了世界及我国对荒漠化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述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资源消费现状进行了计算,得出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7125hm2,生态承载力为0.4355 hm2,人均赤字为1.277 hm2,表明河南省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阀值。河南省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为1.221,万元GDP足迹为2.35 hm2,生态协调系数为1.216,适度人口2460.77万人等,也反映了河南省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自治州和2个直辖市为研究单元,用专利授权量表征创新产出,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ESDA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以前增加缓慢,其后迅速拉大,2012年后明显下降;相对差异在1994年以前大致呈下降趋势,其后缓慢增加,2002年后增加显著,在2003年达到最高点,2009年后出现明显的下降。(2)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高的地市数量变化不大,分布较为集中,但有向中部地区蔓延的趋势,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及中西部的省会城市。(3)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特征以正相关为主,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且空间格局大致稳定,长三角地区一直都是创新产出密集聚集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多是低低集聚地区,高低集聚的地市主要是中西部一些省会城市区。(4)空间交互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产生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科技投入和科技政策对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人才资源、FDI及通讯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也具有较大影响,传统基础设施对创新产出作用最小,而外资在区域经济中的渗透程度对创新产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域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匹配格局,有利于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保障粮食安全。结合河南省2000-2017年粮食产量等数据,在分析粮食生产和灌溉用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和不平衡指数分析二者的时空匹配格局,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玉米等耐旱作物种植比重持续增加且夏粮产量较高;河南省粮食灌溉用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空间差异明显,其中豫南、豫东和豫北灌溉用水不断增加,而豫中和豫西则不断减少;河南省粮食产量与灌溉用水呈现“水量少,产粮多”和“灌水少,产粮多”的状态。从空间格局来看,粮食产量与水资源呈现“东部最优,北部、中部优于西部和南部”的匹配格局,粮食产量与灌溉用水则呈现“北部最优,西部、南部和东部优于中部”的格局,且匹配程度呈增加趋势,水资源量~粮食产量不平衡指数呈减小趋势,农业用水压力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