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教师专业化和新课改的背景下,现代教师人格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讨论了现代教师人格的三种境界,对现代教师人格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2.
分析和研究中小学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和成才途径,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开展师德修养,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特级教师的成长途径与特质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最高学府,一个世纪以来已为我国培养出近500名特级教师。从北京师范大学曾举办过的“特级教师校友论坛”,  相似文献   
73.
<正>中学生校园足球比赛,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各队之间的技术水平十分接近,在比赛中与其说是比技术,不如说是比心理,哪个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临场发挥出色,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边倾斜。本文通过对中学生校园足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如何消除中学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紧张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比赛成绩。一、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特征和克服方法 1.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特征中学生足球队由于训练时间短,队员好动、易兴奋,但持续时间不长,因此临近比赛时容易产生过分激动、  相似文献   
74.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但目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套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这类院校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的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原则、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原则、实践实训的全程性原则,努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应...  相似文献   
75.
王荣德 《电子出版》2005,(5):100-100
日本RYOBI(利优比)公司生产胶印机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产品(特别是中小型胶印机)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的用户,其精美的印刷质量、坚实的耐用度、优良的价格性能比等受到了所有用户的广泛好评,在全世界具有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76.
"最适教育"就是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提升和发展,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最适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适切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地方高校开展"最适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开展校地合作育人,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7.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查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努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长效机制、高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以促进和帮助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8.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管理的新境界。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它可分解为一系列指标体系来建设,其着力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学管理,发展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9.
大学品牌建设具有合理性,但潜在着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品牌表述的悖论、创建路径的困境、内在逻辑的两难以及创建价值的争议。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品牌建设与大学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大学品牌建设可谓是一种“时尚”,管理者应学会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80.
一、讲中育人。在上毛笔字课时,我有选择地讲些书法家的故事,既能激发小学生的练字兴趣,又能让他们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讲颜真卿的忠直刚烈,其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讲郑板桥的体察民情,渗透着爱民思想;怀素的芭蕉叶当纸用,渗透着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教育。二、读中育人。当学生进入临帖阶段时,要引导他们读帖,并抓住契机点拨,灵活、自然地渗透美育。如读颜帖,在分析笔画、揣摩运笔时,可联系运动中人或自然物,用直观形象的“千里阵云”、“崩浪奔雷”等作比喻,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三、看中育人。引导学生徜徉在利于学好毛笔字的环境中,让他们在看中轻松自在地接受教育。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