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0 毫秒
21.
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对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过构建教师角色的新场域,重新诠释教师角色来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精神;通过改变教师的聘用标准,奖励教师的创新和创业来营造大学教师创新创业文化;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和加强教师与企业家的交往合作,以及为创新创业提供项目资助等来搭建教师创新创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22.
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中,为实现建立一流师资队伍的目标,制订了引、留、发展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发展战略。其具体举措为:通过优厚的薪水吸引优秀教师,实施福利一揽子工程引留优秀教师,通过考评制度、培训制度与环境支持制度的建设推动并帮助教师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3.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论述了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意义,并详尽分析了增强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应采取的对策:教师队伍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增强科技创新的核心;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增强科技创新的关键;环境、氛围和机制是研究型大学增强科技创新的保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研究型大学增强科技创新最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4.
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模式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学对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实施的必要性研究较多,本则着重论述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实施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模式的粗浅设想。  相似文献   
25.
认为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是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提出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着课程模式、项目模式和制度化模式三种.课程模式主要是通过临时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项目模式则主要以问题为中心,融合多个学科共同参加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模式和项目模式这种非制度化的模式相比,专门成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建制是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6.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在于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素质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为支撑,彰显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27.
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与速度、结构与运行、目的和效益三种目标要素构成 ,蕴含其中的发展思想、经济规律、能力研究 ,为确定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提供基本方法 ,有助于一定阶段、时段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目标、方法的合理选择。本文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应当构建持续、协调、高效的目标模式 ,并对这三种目标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8.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当前,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增强,进而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是摆在我国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文章对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作一梳理,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9.
案例教学是强化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动MBA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但是实践中,MBA案例教学还存在教学形式僵化、案例来源单一、案例教学能力偏弱、案例开发能力不足、案例教学融入立德树人教育不够等问题.本文以南京财经大学MBA案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构建"优选促教""以编促教"和"以赛促教"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新型案例教学体系,以期解决案例教学面临的难题,提升MBA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0.
文章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具有众多的优势基础条件;高校理应积极投身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浪潮中去,高校在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推广、信息资源汇集、先进文化传播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