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论"80后"小说中的"半成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写作基本上属于未完成时成长小说,从成长小说的叙事语法来说,“半成人”形象的塑造是其重要艺术价值。这种半成人的特质在于:独立/依赖、坚强/脆弱、孤独/狂欢。家长制下的伦理桎梏、意识形态的规训以及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诱惑三管齐下是“半成人”的文化生成机制。但,“80后”最终长大成人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52.
53.
对本体的规范与沉迷──读陈剑晖《文学的本体世界》葛红兵新时期文学以其独特的文本景观及生命形态呼唤着批评家,呼唤着那些能以敏锐的艺术触觉把握时代命题、那些具有独到眼光和勇气的学者。作为第三代批评家中的伎使者,陈剑晖在为我们奉献了两部专著:《新时期文学思...  相似文献   
54.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巴比伦",更甚,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巴比伦。但是,不是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勇气和能力说出自己的"巴比伦",更多人的人是在回避和躲  相似文献   
55.
郁达夫的小说绝大多数都包含了一个类似于穆天子追寻西天瑶母以实现情欲与道德超脱的追寻母题,其女主人公形象大多包含了女圣与女色的二重性。郁达夫在处理这种追寻母题时心理是紧张的、矛盾的,但对女色原型的认同终占上风。  相似文献   
56.
英语中关涉“文章”之义的词的一共有三个,分别是“article”、“essay”、“paper”。article指在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研究、论述文章或报道;paper着重指学术论文,特别是供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学术杂志发表者;而eseay指除小说以外的任何结构严谨、内容生动而又短小精悍的文章,这种文体由法国作家蒙田创始,随即风行欧洲,至十七世纪于英国这种文体经由爱迭生(Addison)和斯梯尔(Steele)等人的推动而蔚为大规。中国新文学创始之初,本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的缔造者们创建现代散文主要是借鉴了英国essay(译作“随笔”)的笔法。…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中专生能讲会写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口头表达训练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中专生口头表达训练的迫切性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人才质量观逐步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评价一个中专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要由学校内部来评价,更  相似文献   
58.
在关于当下及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讨论中,一批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们集中探讨了现代文学的文学观念,作家的写作途径,重建作家身份,以及对于日常经验的创作回归等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9.
大学生,是个特定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综合问题,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有关,和国家的人均GDP有关,和学校的收费有关,和家庭收入有关,和学生本身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的消费潮流,甚至和社会、家庭的教育观念都有关系。在此,我们涉猎的是消费者学生、供养者家庭问题。有史以来,学生是以简朴著称的,没有学生因为简朴而受到嘲笑的。在偌大的社会上,除了书店,在商店、饭店和实质性娱乐场所都很难见到学生的身影。可是,现在不同了。几乎任何一个大商场和娱乐场所、学校周围各种风味饭店、咖啡店、酒吧、烧烤店、火锅店还有网吧、礼品店都是他们熟悉的消费场所,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一代,是社会上一支有力的消费大军,是他们的父母和兄长羡慕的一代。但是,他们的潇洒却和他们父母的不堪重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问题出现了——本期特别策划,试图从各个层面上来揭示、探讨和解决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以其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政策法规和实际步骤上来解决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0.
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作为话语主体在话语权力分割的既有体制中处境被动,一方面他们对文化资源的占用受到垄断权力的制约,而另一方面,当代知识体系内部的民主化倾向,使知识平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潮,十七、十八世纪的本质主义,决定论……那些导致知识体系内部区分为元话语-子话语的不平等的思想正在分崩瓦解,元话语的有效性受到了普遍质疑,知识体系内部的相对论与平权主义使话语权力的平等分割已经成为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一方面是这一花蕾的培育者,他们象一个园艺爱好者等待自己的手艺被世人欣赏一样等待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