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58篇
科学研究   19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接受美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茨坦斯学派的五位美学家提出“接受理论“的美学基本原理,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没有读者这个接受主体,创作就失去了目的,也就不会有文学,它把读者当作文学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随着读者的不同不断地变化与生成,从而构成了动态的文学效果史.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作品过程,又受作品潜在功能影响,是读者变革自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42.
夏芸路 《福建教育》2006,(9A):52-52
美术欣赏课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往往不被重视,教师要么不讲,要么以教师讲述为主。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对沥青混凝土必须进行压实,其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疲劳特性。所以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良好的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实现,因此必须重视压实工作,深入研究压实质量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4.
我馆英文原版书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首次将中间投入强度及投入结构引入到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中,选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及2010年的数据,运用LMDI因素分解方法将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投入替代率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中间投入强度效应。结果表明,能源投入替代率加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中间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抑制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作用不明显。从因素总效应来看,除了2002—2005年间各影响因素整体抑制了碳强度的降低外,其他各区段间因素效应之和加速碳强度的降低。因此,调整投入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成为碳减排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6.
从旅游进入过程和文化的实际接触的二维角度分析了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系统模式及其现状。认为旅游人类学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将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合理把握课程的价值取向。职业教育作为类的教育,应坚持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实功能相匹配的价值取向。过于理想化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人们在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迷失方向的本能反应,无益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8.
受到近代教育理念的规限,我国当代各级教育长期受西方主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体系的影响和浸润,再加之片面引进重商主义而忽略了与之配套的禁忌文化,由此,造成了中国一度或长期存在禁忌礼仪短缺现象。学校礼仪曾被视作是虚伪人性、资产阶级情调以及封建主义的代名词。近年来校园暴力恶性案件的上升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高校扩招在换来高校经济利益以及普及教育方面益处的同时,也中断了绵延中国两千余年精英教育的传统。家长和学校对传统礼仪的陌生化态度,导致包括弑师案件的频发,而中国古典的礼仪和近代国际礼仪知识的强化和普及,有望恢复古已有之的禁忌文化传统,限定青春期民众的向恶本能,并及时消融大中学生的青春期暴戾心理。  相似文献   
49.
邹幸福 《娄底师专学报》2011,(4):192-192,194
笔者近捡邵东《太平曾氏六修族谱》,发现其卷百五十八上有曾国藩道光十九(1839年)所作的《慈荫亭记》一篇,为新版《曾国藩全集·诗文》未刊稿。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0.
民间传统技艺家传制度自古有之且至今盛行。其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智等独特传承范式,以及诚一,世业专攻一技;不肃而成,不劳而能;家人相一,父子戮力等精髓构成其存留且发展的合理性。但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制度本身在传承技艺精华、形成民族技艺品牌及传承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与现代技术教育体系相结合,逐步拓展至多元模式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