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性质和作用,讨论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何时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引入信息技术,如何引入信息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整合点的概念与做法,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有益的策略与思考。  相似文献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围绕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应从学科的教与学过程入手开展研究工作。在分析人类学习模式、教与学的过程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讨论了能够用于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教学支撑软件以及合适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和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3.
新时代教育的诉求,已由单纯追求知识获取、技能习得转向追求思维发展.课堂交互活动有助于引发学生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发展.通过对课堂交互实践现状与研究现状梳理分析,基于目前课堂交互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具身学习环境下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多模态交互机制.从理论与技术依据、特征分析、给养高阶思维发展三个方面对支持多模态交互的具身学习环境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从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目标指向、课堂教学交互的过程要素、多模态信息加工的内部心理表征三个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层面阐释了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多模态交互机制的运行机理.最后,基于具身学习环境分析了多模态交互机制有效运行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24.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中迅速普及,催生了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教育等,但信息化还没有真正给教育带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革命。从人的培养过程动态多变性入手,分析了其他行业只要买到好产品就能够直接带来进步,而教育即使配备最好产品也不一定就能够实现革命的深层次原因。以信息化的视角,对教育问题做了合适的层级划分,对不同层级教育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途径与工作范式。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定位和取向、智能技术支持问题解决新模式、智能支撑环境、实施组织和保障体系等层面,对智慧教育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从教育信息化由产品应用转段升级为教育创新,基于人才培养量化标准全面捕捉学校办学问题,全面运用智能技术有效支持教育活动实施,在智能生态育人环境中常态化开展智慧教育活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智慧教育学校应具备的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25.
目前,e-Learning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以其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等,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单一软件功能不够丰富,难以完全满足教学中的应用需求;为了满足教学中更多的应用需求,需要把不同系统中的功能整合起来,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设计不够灵活等因素,导致系统难以整合.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缺少一个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建立了e-Learning的领域模型、e-Learning系统的构件模型,以及基于WebService的构件集成方法.并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出了能够有效表达构件间语义关系、实现更高层次重用的e-Learning领域抽象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面向e-Learning领域,具有构件库层、应用框架层和应用层的层次化软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具有分层复用且不依赖于开发语言和工具等特点.基于该软件体系结构,通过框架选择、构件的组装和替换可以像搭积木那样灵活地构建个性化的e-Learning系统.此外,我们以实例说明基于该体系结构如何构建具体的e-Leaming系统.  相似文献   
26.
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支撑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探究学习支撑系统研究与开发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的探究学习系统主要是基础性的,缺乏对具体知识本体的深入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该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活动开展研究,主要包括设计思路与依据,支撑系统模型及功能设计,光学、力学、电学三类探究学习活动基础支撑工具等内容。在对当前主要探究学习支撑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点筛选、学习任务分析和选择适合支撑方式的探究学习支撑系统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支撑系统总体结构,给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光学、力学、电学三类探究学习活动基础支撑工具。  相似文献   
27.
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和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同时也为教与学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可能。然而,当前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绝大多数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给教与学带来的更多是便利和效率,课堂教学中很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智能技术条件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成为热点。该文对当前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讨论了智能技术支持下能够破解教学深层次问题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途径;从智能工具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微课云课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学和“互联网+”支持下的无边界混合式学习等,分析了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向;提出了通过以紧耦合课程内容为单位做学习逻辑设计、有针对性设计驱动学习的问题与任务和系统设计教与学路径等方面,实现智能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在分析教学软件与资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数字化教学方法研究到数字化环境建构再到应用方法梳理的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思路,围绕该思路,阐述了理想教学过程设计、整合点等数字化环境设计方法以及各环节的主要流程和任务,在其基础上总结出学习过程共性步骤支撑资源和虚拟化教学工具是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的方向及趋势,并分析了还原与形象化类、操作模拟类、体系建立类、协作交流类、资料检索类、测试与诊断类及情境创设类等应重点建设的软件及资源类别.  相似文献   
29.
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是必要的资源及支撑软件,但是这些资源及软件如何开发?从哪里入手?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软件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绍春教授为您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30.
文章对我们国家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界定进行了讨论。剖析了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