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加强“石油地质学”实践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关键环节。在“石油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通过重视实验教学、加强习题教学、增设石油地质综合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综合实践的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2.
保定市档案馆保存着一幅珍贵的“保定府全图”。 这是一幅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地图,用手工绘制而成,没有标注绘图者姓名和绘制年代.先是绘制在纸上.然后托裱在布上。地图为26幅拼成,以罗马数字排序。品相完好.拼接起来称得上是天衣无缝。该图没有图例.但标图规则与现代地图相似.有比例尺,标为“一寸等于五里”.  相似文献   
53.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面对教育目的异化现象的出现提出了生命化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将知识技能融入生命,从而最终提升生命的质量.中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以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阐释了生命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涵与价值理念,并提出了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原则,以期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陈冬 《今日科苑》2008,(3):40-41
那天,我们按照预约前去采访中国气象局数值模式创新基地沈学顺主任。一进门。沈博士正在和另一位老师讨论工作。在等他的时间里.我们打量了一下他的工作环境,办公桌上凌乱地堆放着一些文件。整间办公室处处显示出主人忙碌工作的痕迹。不到半个小时的采访,沈博士直爽明朗的学者风范令我们折服。  相似文献   
55.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博士后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从国家层面、中科院层面和研究所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等式的性质、方程和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为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本章知识,本系统地归纳了知识要点及注意事项、知识点问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并对2006年中考典型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7.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体育课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培养,并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一、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力在必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扭曲了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在…  相似文献   
58.
一、追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1.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有学者指出:教学活动是多种因素参与的活动,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活动主体(教师、学生)、活动客体(课题或教材)、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9.
从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来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有五个,即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行政道德是指涉及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制度等内容的整个公共行政理念、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时期我国行政道德建设仍面临许多问题.新时期我国在行政道德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坚持“公共性”的本质属性,加强行政人员的公共行政精神建设,借鉴其他国家行政道德建设的优秀经验,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道德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