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来,小语研究传出一片呼声--倡简,即语文教学要简单些,不要太繁太复杂.支玉恒、薛法根、张庆等名师专家都有类似的说法.小语专家们呼吁化繁为简,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种种过繁的做法而开出的药方,这实在是小语界的幸事.  相似文献   
12.
许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循守旧,闭塞、沉闷,毫无生气,学生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能力,造就了一代代"死读书"的书呆子。实行《语文课程标准》以来,我一直思考:一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成像原理、种类“看光线”1前面讲的面镜(平、凹、凸)属于光在表面进行反射,而透镜是透明体制成的,光线要透射过去,故前者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2从对光线的作用看,凹镜和凸透镜都是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凸镜和凹透镜都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故前者成像有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放大、正立的虚像。后者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若光线实际相交形成的像,则为实像;若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则为虚像。二、成像规律分清三距、两点“看图表”三距指: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  相似文献   
15.
学科课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社会本位的价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的变化.在对以往学科课程价值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科课程对人的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发展价值,力图通过生命这样一个大的视角,以求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拓宽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一、结合课内外生活实际搜集资料,获取知识
  在课外实践之中,学生能主动获取到课堂教学之中未能品尝到的知识营养,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教学语文S版四下《卫星比武》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资源卫星”中的“资源”一词理解有些难度,我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源”一词的资料。第二天,学生发言踊跃:有的介绍了煤的种类、用途及形成;有的说了水的分类、分布及其在四季的变化情况;有的还介绍了石油、矿石、天然气、森林等资源的相关知识。从这些丰富的汇报交流中,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小升初衔接期是初一新生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英语学习。论文首先分析了小升初衔接期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现状,接着提出了小升初衔接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最后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小升初衔接期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教材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的开发上实行"一刀切",而是以中央精神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开发乡土教材.这符合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教育实际,有利于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从少数民族学生最熟悉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入手,贯穿于大、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团结教育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国家统编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通过概述形式从"面"的角度强调各民族之间加强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各地区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乡土教材则从本土实际出发,强调各地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体"之"多元"中"一元"的特点和重要性及各民族之间共存共荣的关系,从多元的角度以"点"的形式深入挖掘乡土资源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人们对汉语特点把握得正确与否直接相关。时值如今,正如陈望道先生指出的那样:“汉语有汉语自己的文法特点,我们在这些特点方面工作做得尚不能令人满意。”(《文法简论》13页)因此,总结回顾有关这项研究的特征风貌,整理各家林林总总的诸多观点看法,思辨评析其成就经验,无疑有着实际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