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5篇
科学研究   8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专利竞赛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Martin Moehrle的专利信息分析方法,结合Holger Ernst的专利组合分析,运用专利竞赛理论,选取日立、海尔、格力三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根据他们在空调技术方面的专利信息绘制分布图.通过图形勾勒出样本企业的技术分布,描绘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轨迹,研究分析其专利竞赛行为和专利战略.通过技术类别和时间序列分析,判断竞争企业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技术优势,指导R&D投资和专利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2.
关于公共借阅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国内外公共借阅权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法律关系进行了法理学讨论,建议将“公共借阅权”制度纳入到我国《著作权法》中,建立补偿金管理机构,确定分配标准并由政府来承担支付义务。  相似文献   
83.
研究合作组织(RJVs)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临国际经济一体化,国家要提高综合国力,企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合作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合作创新也缓解了个体创新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研究一种有效的合作创新形式--研究合作组织(RJVs)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现状,并提出研究合作组织的激励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84.
激励的迟延效应及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励是管理人员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个基本手段,激励应当适时,迟延激励不仅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甚至还会带来负的效应。本文通过构建迟延激励的博弈模型揭示激励的迟延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激励迟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5.
原始性创新(新药研发)决定生物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政治行为是影响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重要因素。构建知识管理的中介模型来探究企业政治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27份生物医药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通过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的过程,企业政治行为促进企业的原始性创新。知识管理过程起到中介作用,其中,知识利用起到链式多重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将企业能力双元性区分为组合维度和相对技术维度,并引入突破式和渐进式2种技术创新模式,建立分维度双元能力对2种技术创新模式影响的研究模型。来自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03套双份调研问卷的实证检验肯定了分维度能力双元性对于2种技术创新模式的异质性影响:组合维度同时促进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且对前者的影响更强;相对技术维度以倒U型方式影响突破式创新,却与渐进式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87.
专利制度对技术信息传播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专利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公司制度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一方面它授予发明创造人以专利权,使发明人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独占垄断使用,获取超额利润,不仅补偿了因发明创造所花费的支出,而且能得到高额利润,因而刺激和鼓励了发明创造活动.另一方面,专利制度要求专利权取得的前提是申请人充分有效地公开自己的技术,这就有效地加速了技术信息的传播,防止和减少了其他类似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节约了社会总资源.由于专利制度在保护专利权的同时,对非营利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给以保护,从而也促进了立足于专利技术之上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在这里,专利制度促进技术信息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基于制度理论,探索了企业制度资本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相对直接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执行对以上关系的情境约束机制。通过对中国165家生物医药企业问卷调研和5家企业访谈调研的实证分析发现:财务资助比政策支持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商业联系比政治联系对突破性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同时,制度执行减弱了政策支持和政治联系与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关系,却增强了商业联系与突破性创新的正向关系。该研究为中国医药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实现以及企业制度资本的配置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9.
合作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能够促进知识积累和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突变创新的成功概率.突变创新的完整过程不仅包括狭义的突变创新行为,还包括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通过一个整合框架,分析在企业合作背景下,知识共享对于突变创新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家导向与技术动荡性对企业的突变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共享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突变创新行为,企业家导向会促进突变创新与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技术动荡性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0.
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0,28(4):626-634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定义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深入比较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缺乏对它们特征差异的具体而深入的讨论。从基于知识的观点出发,在知识的三个维度上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的不同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假设,并用270家企业的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创新模式有关的知识隐性、系统性、复杂性都不同;原始性创新最倾向于从企业内部获取且对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最大;集成创新有关的知识复杂性最大,且创新成本最高。最后讨论了基于知识观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结果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