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7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831篇
教育   21130篇
科学研究   307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20篇
综合类   209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09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958篇
  2014年   1431篇
  2013年   1795篇
  2012年   2106篇
  2011年   2382篇
  2010年   2385篇
  2009年   2271篇
  2008年   2455篇
  2007年   2283篇
  2006年   2250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370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近年来,有关将历史档案馆划归博物馆的论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某些历史档案与博物馆的文物可谓同宗同源,但二者却是彼此独立又各具特色的,这是古今中外的通行模式。本文从国际视野,分析世界范围内历史档案馆专门设立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2.
刘海龙  吴欣慰 《编辑之友》2018,(2):12-16,27
文章以2017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总结出2017年传播学的11个新鲜观点.这11个观点涉及后真相时代的传播政治、计算传播学的两面性、技术决定论、网络“情感”研究、数字劳动、数字记忆、新党媒、网络民族志和视觉修辞等.这些前沿研究,体现出2017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成果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3.
文章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对郭沫若早期诗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论和柏格森生命美学的影响/接受关系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郭沫若早期对这两种思潮的接受都不是照单全收的,由于时代(现实)与文化传统的制约,再加上西方不同思潮的交叉影响,这两种思潮在郭沫若那里均已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改变,这种改变隐含了诗学建构的某些规律性现象。文章以郭沫若早期对上述两种思潮的接受为个案,探讨的其实是一种新型诗学何以建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浅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提高学员的3种能力进行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改革,根据实验教改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实验教改的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潜能,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5.
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必须加强药监队伍建设,树立公正执法形象,构建健康有序的药品市场,实现药品监督执法的规范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26.
新加坡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却超过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充分学习和理解这个模式之上,依据国情,结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多年开展项目课程教学的实践,总结出的"宽基础、重文化、备技能、有创意"的教学模式,以推广于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27.
128.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国家治理模式因其特殊性而广受争议,现因其取得巨大成就而备受关注。任何一种制度的背后,都有其理论和思想基础。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必须重视中国历史文化之特殊性。文章试图从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渊源,借助"金字塔"伦理道德系统分析我国实施现行国家治理模式的深层原因,论证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十分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9.
130.
近年来,职业训练训后评估逐渐被重视,例如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ASTD)及台湾人才发展质量管理系统(TTQS)等,皆关注参训者于训练时所习得的新知识或技术是否能应用于职场中,以利直接提升企业的实质效益。本研究于2014年56月份期间,协助台湾地区65家事业单位进行训后追踪评估,总共搜集了65位企业主管及429位参训学员评估训练成效。研究发现,学员认为参训后在新知识及技术的获得、受训内容应用于实务中、及提升工作表现等方面,具有最明显的改变;此结果与企业主管评估参训学员训后能力提升的结果相符,主管认为员工参训后在训练内容的应用、获得新知识与技术、提升工作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皆有不错表现。另外,企业主管也认为训练除了能提升员工表现以外,在组织目标达成、组织营运绩效、及组织营运成本等,皆有正向的影响及改善。整体上,参训学员及企业主管对于训练计划成果持正向支持的态度,并乐于继续参与训练课程以加强组织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