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教育   3776篇
科学研究   496篇
体育   411篇
综合类   33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贸易理论,进口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首先构造了资本品、中间品进口贸易结构及技术进步指标,接着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且中间进口品的作用较强.但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区域差异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1990-200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 Model)对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类地区技术进步政策选择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不管是对就业总量还是就业结构的影响,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尽管技术进步对欠发达地区就业增长的总体影响表现为负效应,但教育导向型和科学导向型政策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就业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欠发达地区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最终能够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影响顾客网上购物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购物中的心理障碍是阻碍网民在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口碑的正负两方面,信任的两个维度即能力信任和善意型信任,以及感知的网络风险几个方面考量它们对顾客网上购物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将顾客群体分为购买者和浏览者两类,分别考察不同因素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采用SEM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4.
蔡兵  叶苏  陈勇 《软科学》2008,22(1):122-125,141
建立了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四川为例,评价了四川省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并对各地区创新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农村居民信息需求指标的构造,基于广东省1990年至2005年统计数据,建立信息需求模型,实证研究广东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特征,揭示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提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剥蕾反复授粉克服欧洲甜樱桃与毛樱桃种间杂交障碍,采用胚培养的方法克服了远缘杂种在自然状态下胚败育的情况发生,获得了以甜樱桃先锋为母本,以毛樱桃为父本的杂种G3。本实验利用AS-PCR技术将S等位基因作为樱桃砧木辅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对获得的远缘杂种在苗期进行S基因型鉴定,结果表明G3的确是远缘杂交的新种质,RAPD分析显示G3同时具有母本和父本的特征随机扩增DNA片段,进一步证实了AS-PCR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远缘杂交的育种能够有效的扩展樱桃砧木的遗传背景,另一方面利用分子标记的手段在苗期即可进行预先选择和鉴定。  相似文献   
997.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新生湿地自然生态演替过程(1984~2000)以及40年人类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1956~1996),研究黄河三角洲体景观的“空间格局与变化过程",探索景观信息的时空特征。通过建立现代亚三角洲体在多重水沙两相河流和弱潮海洋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下的发育过程,分析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发育演化过程的基本“脉搏",反演并模拟黄河三角洲体海岸带演变过程的动力环境,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潮滩和水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规律。将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壤盐碱度、土地养分、灌溉条件等)相结合,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998.
为利用经济杠杆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把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纳入“绿色GDP”核算体系,需要对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但其评估方法至今仍没有研究出来。“浓度-价值损失率法”比较早也比较多地用于地表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但用于地下水污染损失评估的报道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以石家庄滹沱河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为例,通过深入地对该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水质等资料进行分析,并采集水样测试,取得相关水文地质、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参数后,利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评估地下水污染造成损失。结果表明, 滹沱河两处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0.4632×108元,间接损失为2.5474×108元;“浓度-价值损失率法”依据污染物对地下水质量的损害程度即损失率与未受污染的同一水体的总经济价值K乘积来计算,符合环境经济学的原理,理论依据充分;只要能准确求取地下水水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利用此法能准确地计算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9.
从社会形态上看 ,“乡土”向“农村”的蜕变源于“他者”的进入 ,它包含着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涵 ,从不同侧面不断瓦解着乡土世界原有的自在性、自然性和完整性。“他者”进入的冲击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 ,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对血缘人伦的覆盖 ;而在新时期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的小说中则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给人们在心理上所造成的波动 ,往往体现为一种乡土性的苦闷、焦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000.
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有一个几成定论的说法 ,即 1 92 6年 3月 2 0日中山舰事件当天周恩来被蒋介石“软禁”了。但经过查阅和分析中山舰事件的有关资料、考察周恩来在中山舰事件当天的行动 ,表明中山舰事件当天周恩来并没有被蒋介石“软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