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同质信度结构效度由于初中生理解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限制 ,已有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不宜作为研究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工具 ,为此 ,笔者以 617名初中生为对象 ,参考他人的应对方式量表编制了一份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 ,经检验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和结构效度 ,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针对初中生群体 ,进行应对方式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62.
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希望自己的民族成员既能认同民族文化,也能认同主流文化;既能认同本民族,也能认同国家.民族认同研究对我国民族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回顾了民族认同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指出了民族认同研究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3.
跨文化心理学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它的兴起并不标志着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的产生,它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或方法,促进了心理学家对文化的关注。本文简要叙述了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强调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对跨文化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贡献,总结了80年代以后国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研究和改革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话语背景中展开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时,过于注重操作和形式化层面,而这些理论和方法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冲突往往被忽视了,从而导致了理论上过度推论和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从文化人类学、知识社会学、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分析目前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普遍面临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问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十分丰富,对西方教育文化的学习一定要注意与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关系, 注重在传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  相似文献   
65.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的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4个支柱已成为目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学会共存”是这四个支柱的核心。十年来,人们以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式建构和实践着“学会共存”的教育理想,提出了和平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学会共存”教育的基础是人类普适伦理或共享价值,“学会共存”教育的过程是在文化互动中人们对普遍文化价值的建构过程。“学会共存”教育对于展现一个和平、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培养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未来公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索了近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关于少数民族教育心理研究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并对学者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题以及研究的范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涉及少数民族学生人格特质与人格适应 ,双语学习与认知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等领域 ,归纳了这些研究领域的主要结论 ,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总体上呈现了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的线索和轮廓。  相似文献   
67.
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历史是短暂的。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一开始,就引起了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瞩目,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的主要成就不仅在于对世界范围内具有异质文化的地区和种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的许多研究成果使心理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被认为是人类行为普遍法则的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本文将分析跨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及对于心理学发展的意义,还将讨论它对中国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在全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调查,公布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中3个倦怠工作。教师的职业倦怠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对工作失去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和创新力;无成就感,无助感,对自己的工作业绩无法自主控制,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在工作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目过:在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降低,猜疑、自责,甚至以—种冷漠疏远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长期职业倦怠,对教师自己的心身健康,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  相似文献   
69.
论台湾的乡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是作赴台湾为期一个多月研究的结果,中回顾了台湾乡土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了乡土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了近十多年来围绕乡土教育问题开展的讨论,以及政治势力尤其是台独势力利用乡土教育培育“台湾意识”和塑造所谓“新台湾人”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在对教师生涯发展的研究中,女教师生涯发展已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主题.本文对国外女教师的职业地位、女教师生涯发展的模式、影响因素、职业身份认同、策略与途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介绍,以期对我国的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产生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