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5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光学实验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开放式教学对实验教学的新需要,结合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光学实验网络教学系统,实现教育信息化,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所受到的时间性、空间性的制约,对促进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文中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块以及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32.
特殊奥林匹克融合活动是智障人群增进健康、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特奥融合活动的志愿者需具备比普通志愿者更强的服务能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解志愿者工作能力感和自尊对于特奥志愿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对180名参加特奥融合学校计划的志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以文献分析、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佐证研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志愿者的能力感和自尊对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还表明自尊对能力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最后对特奥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但目前这种理想状态与现实却存在巨大的落差。  相似文献   
34.
从"保健"走向"调适"--高校特殊体育课程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丹  黄汉升 《体育学刊》2006,13(3):131-134
面向病、残、弱学生的特殊体育课程是大学体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普通高校的特殊体育课程改革严重滞后于大学体育发展的进程,通过分析目前几种常用特殊体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重新认识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提出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35.
体育公共服务是残疾人实现与社会融合的重要保障.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调查、比较研究及归纳演绎等方法,以残健融合为主线,比较现阶段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指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残疾人全民健身的最大瓶颈.认为现阶段我国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由保障体系、支持体系和环境体系3大支柱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加强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启动公民教育、依托高校多部门合作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6.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制约因素,提出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通过制定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等级制度等五个途径规范、拓宽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养路径,为各地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吴燕丹 《体育科学》2007,27(1):41-50
采用问卷及访谈法,调查我国普通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状况,主要从学校体育部门管理者、身体练习障碍学生两个层面对特殊体育课程地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政笨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从中学特殊体育开设现状寻找根源,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和生命关怀理念是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改革与重建,应从政策保障、课程调适、支持系统完善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38.
特奥运动是智障人士融入社会、获得健康和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国际和国内特奥运动的现状作了基本梳理,归纳出当前我国推广特奥运动存在社会观念尚未转变、政策调控重心偏移、健身服务体系薄弱、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等主要问题,指出特奥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大学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大学与特奥运动的结合,是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有利途径,并以第5届全国特奥会为例,阐述了大学作为先进文化引领者的角色,在服务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培养学生关怀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起的重要作用,以实际案例论证通过特奥运动开展,大学在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和人文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的软实力,并对大学进一步推广特奥运动提出了建立师资培训基地、设立志愿服务学分以及成立高校联盟服务智障人士等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39.
论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的基础上,就现阶段大学特殊体育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缺失现象进行探讨。认为:有特殊体育教育需要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逐年增多,特殊体育教育的滞后应引起关注;现阶段特殊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缺乏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提出:生命关怀应成为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培养学生的自我关怀、人际关怀、社会关怀和环境关怀意识等方面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40.
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材内容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特殊学生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体育保健课的目标定位与教材内容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问题.通过对全国部分代表性高校的调查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育保健课教材内容体系,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整体健康观及东西方健身术优势互补的设计理念,并导入垫上运动科学体系等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