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5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周宏工作站,在周宏老师的带领下,以省级课题“关于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案例研究”(编号:GZZ130121)为抓手,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探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路径;通过具体课例的研讨和专家的分析指导,发挥优秀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带头辐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工作站成员通过QQ交流与博文写作,抒发学习感言,诉说实践困惑,讨论教学问题,表达教学反思,并在相互追问中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历史教学献计献策。这里呈现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相关文章,是他们学习、实践、研究、探索的结果,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既是周宏工作站必须而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同仁进行实践研究的好素材。  相似文献   
6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我们认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能力,是学生建构历史知识大厦的基础。而且,学习历史离不开材料阅读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所以从运用角度看,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3.
知识共享的过程和背景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利用概率空间和条件概率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期解决知识共享过程的定量描述问题;针对知识共享的背景,选择框架表示方法,提出提供者背景 、接受者背景、关系背景、知识背景和环境背景“槽”及相应的“侧面”来描述知识共享背景模型的一般参考框架。依此建立知识共享的条件框架,为系统分析实现知识共享的因素,认识知识共享的规律,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4.
建议一,将“中国法”简写成“Cn.CI”,并且将它加在图书的分类号后面。用双斜杠“//”与分类号隔开,同时为了明确表示图书分类所在版本。在“Cn.CL”右上角,根据分类表的不同版本加上一个阿拉伯数字,如该图书是根据第四版分类的则分类号后加上“Cn.CL~4”,根据第五版分类的应加上“Cn.CL~5”,等  相似文献   
65.
普列汉诺夫是第二国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其理论生涯中,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论述和发挥.这些论述和发挥长期以来在学术界评价不一.从总体看,普列汉诺夫的论述和发挥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而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缺陷主要是对科学实践观点的忽视,这是他那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普遍缺陷.  相似文献   
66.
周宏 《群文论苑》2003,(4):57-58
崇明岛这座貌似春蚕的全国最大的河口沙岛,卧伏于长江口的金涛碧波之上,东濒浩瀚的大海,西接万里长江,两百多公里连绵的海岸线上,树木茂盛,物产富饶,民风淳扑,给人一种古风犹存的感受。  相似文献   
67.
68.
民族地区要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实际出发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基本的模式是灵活多样、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通过多方面努力,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不注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后果将难以想象。当前的农村,影响青少年品行形成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对本镇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以下为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70.
周宏 《教育探索》2003,(5):46-47
种种原因导致了不均等教育现象的存在,进而导致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要消除失衡现象,应实行“全额免费,义务教育”的策略,尽量做到由基础教育绝对失衡到相对均衡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