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2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美国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今风靡全美的SPARK课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对SPARK课程教师培训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商业化的培训组织与模式、专业的培训人员、全面且具有层次性的培训目标、持续的培训时间、丰富的培训方法与策略、发展性的培训绩效评价是SPARK课程教师培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教研活动的现状与困境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乡本教研,并详细阐述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乡本教研的实施步骤、意义,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新课程标准出发,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机遇,旨在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在前期构建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结果表明:认证体系的目的是评估职前体育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的绩效表现,具体包括认证指标和实施程序两部分;认证指标包括任务指向性的分析性等级指标和评估材料要求,前者涵盖6个强制性指标集群和2个选择性指标集群,以及相应的子指标和3个表现水平;后者涵盖与强制性指标集群相对应的6项材料、2项自由选择性材料和背景材料;评估认证实施程序包括六个相互衔接的环节。认证体系有助于保证职前体育教师质量处于可接受的合格水平、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结构进行宏观调整、外部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进行监督;今后应用时应注重对认证体系的循环使用、发挥认证结果的反馈功能、根据认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穆斯卡·莫思顿(MuskaMosston)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教学风格频谱并引入体育教学之中。他将课堂的教学行为看作一条完整的决策链,各种决策推动课堂的前进。根据不同决策者做出不同的决策,可以分为两类12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其中发现型风格集群着重培养学生们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发散式应答、产生多样性的设计以及对新概念的探索。这与当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三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引导发现式风格作为第一种发现型风格,具有适用于基本知识内容、所设置问题逻辑性强、教师与学生共同决策、教师反馈及时、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5个特点,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运用当中也需要结合引导发现式风格的本质和目标展开合理运用,以发展学生运用与创造能力。当然引导发现式风格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积累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纯阳祖师吕洞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吕祖济世度人的事迹,自五代宋初以来,广为流传。本文谨稽考有关文献,对吕祖的生平及度人事迹略作叙述。  相似文献   
17.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其以学科核心素养及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是随着《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而产生的,是建立健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深化和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和总结国外中小学体育学业质量所呈现出的能力导向性、重视层次性、关注可测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的研制目的、理论基础、构成及相互关系等进行介绍,并深入分析其对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学生学习结果的目标指向、水平等级及质量描述等方面的继承与超越,旨在帮助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日本及时调整和修改了各学科《学习指导要领》,最新的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已经分别于2011年(小学体育课)和2012年(中学保健体育课)正式实施。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日本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本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以供广大学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摘要: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近年来国家宏观层次实施整体调控的重点,同时也是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为了贯彻国家宏观政策,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践经验总结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基础、价值和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是实现专业发展方式结构的优化;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通过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促进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在全面协调与统筹兼顾中实现招生方式、培训方式、自我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晚期是西方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全民素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背景与当时的西方有着相似性。主要基于社会学的视域,对20世纪晚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有关体育教师研究的文章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3个研究热点:即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学分析、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的社会学分析、体育教师边缘化的社会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体育教师研究的启示,即扩展研究视域、重视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关注细微问题,希望能够为当代中国体育教师研究和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推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