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析以运动为主的干预方式对小学生体形态和体成分的干预情况,并探讨适合小学生防控肥胖的有效手段。方法:随机抽取四所小学4、5年级中9-13岁超重/肥胖学生作为实验干预对象,共计430人,分为有氧组、无氧组、综合组和对照组,实验持续16周,每周运动5天,每天约65min;运动强度控制在靶心率范围内。结果:经过16周运动干预后,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体脂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体重级别与干预方式在上述三个指标上均无交互作用存在(p>0.05),干预方式显著影响腰围、臀围和脂肪百分比(p<0.05),结论:16周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明显减小小学生的腰围、臀围等体形态指标,对体重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有氧为主的运动对体形态的改善效果最优;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小学生的体脂百分比,有效改善体成分;有氧为主的运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常波 《科教文汇》2014,(1):134-135
高校英专汉译英课程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和翻译能力有重要意义。教学改革应注重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问题,即以发展学生翻译专业能力为中心,一个基本点是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另一个基本点是加大机助翻译能力的培养。机助翻译能力培养将是未来汉译英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之一,而教学中语言和翻译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认识和贯彻。  相似文献   
13.
审美存在于大学体育的各个环节,体育审美教学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本义,能防止大学体育工具化,促进大学体育以"美"启"真"扬"善"。对大学体育审美教学的设计包括:分析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分析体育审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体育审美教学媒体、有效设计体育审美教学策略、以审美的眼光进行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呈现多元化,且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探讨了田径运动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中的基础地位;最后,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视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考评四个环节,为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家寺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蒸汽利用率低的状况,研制开发了石油磺酸盐蒸汽增效技术,该技术具有洗油、降粘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前置液和伴蒸汽注入及井筒降粘。不仅降低了注汽压力、提高了注汽质量,而且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了洗油效率,达到降压增油效果。现场试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动、自由基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迅速发展,运动与自由基、运动与免疫、自由基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运动、自由基和免疫的关系探讨运动疲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56年英国的Harman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提出了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此后,自由基学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用来解释生物体的衰老、肿瘤的发病等。自1978年Dilland首先提出自由基在运动疲劳、损伤中的重要意义,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尤其近几年来,一些学者用自由基学说来解释运动性疲劳和损伤的发生,成为生物化学领城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钥匙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位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相似文献   
19.
着重探讨足球运动员的智能结构,智能和足球战术意识的关系,发展足球运动员智能的原因、意义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与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中医对运动疲劳的认识、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运动性疲劳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进一步加深中医对运动疲劳本质的认识,提高中医药抗疲劳针对性和效果,促进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