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观察和评价“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采用“三桥运动疗法”,观测治疗前、治疗后一月及三月的总腰椎前突角,骶骨倾斜角,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前与治疗后一月,治疗后一月与治疗后三月后相比较两组在总腰椎前凸角差,骶骨倾斜角,VAS,ODI上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2.
方法:从4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36只分为对照组(A组)、热应激组(B组)、有氧运动组(C组)与运动+热应激组(D组),剩余6只用于测定乳酸阈强度。各组实验后即刻测定血清IL-2、SOD、MDA等水平。结果:B、D组大鼠经热暴露后肛温均呈非常显著性升高,且出现典型的热应激症候。B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C组显著高于A组C组MDA显著低于A组;D组血清IL-2、SOD、SOD/MDA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P<0.05)与C组(P<0.01),MDA显著高于A组(P<0.01)、B组(P<0.05)与C组(P<0.01)。结论:运动热应激可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多,加重组织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调节温度的信号通路发生中断,体温失衡;之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机能,抑制IL-2的生成。IL-2可作为评定运动热应激过程中免疫机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3.
运动诱发大鼠在体心脏心肌顿抑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8)和B组(运动组,n=14);根据运动后心电变化又将B组随机分为B1组(心电异常组,n=8)和B2组(心电未异常组,n=6);连续测定运动前后不同时相心电图、左心室收缩功能,并于运动后110分钟行心肌HE染色.结果:(1)B1组在运动后出现心电异常,表现为J点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ST-T下移等;(2)大负荷运动后B1组LVESP、+dp/dtmax出现两次升降现象,第二次升降为心肌顿抑现象发生,B2组未见明显第二次升降变化;(3)三组HE染色评分两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负荷运动可以诱发心肌顿抑现象发生,表现为异常心电、短时可逆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心肌组织染色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比较了几种低氧训练模式(传统高原训练、间歇性低氧暴露、高住低练、低住高练、高住高练低练)优点、不足及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最新出现的亚高原训练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老年迪斯科健身运动目前越来越为中老年人所喜爱,它对于增进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深入研究迪斯科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肺机能的影响,对于科学地指导老年人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超声多普勒和肺功能仪等先进仪器,对参加1988年四川省老年迪斯科健身舞比赛的32名运动员进行了现场测试,就比赛前后的心血管、呼吸系统机能等多项指标进行了研究,所获数据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比赛后心脏射血加速度,射血速度、射血距离、收缩压、脉搏以及第1秒时间肺活量百分数、肺最大通气量等指标均有明显增高(P<00·1和P<0.05);舒张压及肺活量赛后无变化(P>0.05)。  相似文献   
26.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防治进展。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与自由基、钙超载和白细胞等因素相关,而且细胞凋亡和一氧化氮等因素同样是其重要的致病环节;其防治策略包括缺血预处理和抗氧化等措施,并不断有新方法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多种临床疾病及运动损伤密切相关,探讨骨骼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对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及骨骼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
超速驱动诱发大鼠离体心脏心肌顿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电超速驱动模拟运动负荷诱发心肌顿抑现象,建立离体大鼠心脏运动性心肌顿抑模型.方法:将36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6组,用电刺激模拟运动负荷的方法来对大鼠离体心脏施加超速驱动,并根据驱动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再分别测量记录各组驱动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结果:(1)各组左心室收缩压、发展压在驱动全过程呈下降趋势,舒张压呈上升趋势,而驱动前组间室内压无明显差异.(2)各组冠状动脉流出液CK、LDH在驱动前无明显差异,驱动后各实验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驱动20min组和30min组的心肌坏死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其他组两两比较无组间差异.结论:(1)运动性心肌顿抑存在.(2)过长的高心率负荷将不再发生心肌顿抑现象而出现大面积心肌坏死.(3)本实验中,运动性心肌顿抑存在于5min组和10min组中.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联合抗氧化剂对运动员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下肢肌肉疼痛等级和血IL-6、CK、CK-MM、LDH的影响,探讨联合抗氧化剂减缓运动员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运动员16名,随机均衡分为对照组(A组)和联合抗氧化剂组(B组),运动前2周至运动后2天每天分别口服安慰剂或VE、VC与Se组成的联合抗氧化剂.服药两周后进行一次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建立DOMS模型,在服药前、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4 h、48 h分别测定运动员肘正中静脉血IL-6、CK、CK-MM、LDH水平及运动后相应时相下肢肌肉酸痛程度.结果 (1)运动员运动后下肢肌肉酸痛程度逐日加重,B组运动后各时相酸痛程度均显著轻于A组.(2)B组血浆IL-6运动后各时项均低于A组同时项,其中运动后24 h呈非常显著性差异.(3)B组血清CK、CK-MM运动后各时相均低于A组,其中运动后48 h二指标活性显著低于A组.(4)B组血清LDH运动后各时相均低于A组.结论 联合抗氧化剂能有效减轻大强度离心运动导致的运动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减轻DOMS.  相似文献   
29.
运动处方与体育锻炼建议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运动处方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研究运动处方和体育锻炼建议书的组成特点和应用注意事项,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从体育锻炼建议书逐步过渡到正规的运动处方是必要的,这将有利于体育康复锻炼的科学化与普及提高  相似文献   
30.
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试及分析了23名跆拳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学指标和有氧、无氧供能指标及反射时情况。结果揭示跆拳道训练对机体无氧供能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在训练中宜优先发展机体无氧供能能力,同时兼顾提高有氧供能能力。反射时是跆拳道运动员极为重要的机能评定和选材指标,在训练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