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采用Zung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在校专科学生的焦虑状况及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师范专科生焦虑水平总体正常,但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异常仍值得重视;在焦虑检出率方面,女生(40.00%)高于男生(26.43%),文科生(36.72%)高于理科生(29.83%);差异显著上,大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P≤0.05);引起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就业、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经济等.最后,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针对引起学生焦虑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建设和谐社会首要和最根本的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根本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社会主体不和谐不可能形成和谐的社会,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做到:以普通教育者可以承受的教育成本提供教育,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培养社会建设真正需要的人,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关注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尤为重要。对我校学生进行调查表明,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学习、人格等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结合我校实际,将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建心理咨询辅导站,创建良好的校风等几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我国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要不仿古,不仿欧,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系,要唤醒民众除文盲,做新民,并深入民间采用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推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以提高平民的文化素质。对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乡村教育改造理论的总结,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带生"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与部分学生之间达成的一种合同式的教养关系."带生"有利有弊,探究"带生"现象涉及的生存基础,产生条件,剖析教师、家长、社会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对加强中小学的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的深刻变革,不仅给高师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明确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高师院校能做到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除了要进行全面改革外,还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够为解决基础教育现实问题服务的教师专业化课程改革上,尤其要大力加强和重视学科教学论,并在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提升"教学论"的学术层次和成果积累,有意识地强化学科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功能和教师专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