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3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1.
通过对2008年到2011年武术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等内容分析,武术史学研究在史学基础方法、源流考证、历史综述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有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该时期武术历史研究主要领域有武术史学方法、武术拳种源流和人物历史考证研究、武术典籍文献和版本史学的研究、地域武术的历史研究、武术历史专著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四川汶川地震后少数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对恢复和开展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和提高大众民族凝聚力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震后大众对政府积极组织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度;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为群体凝聚力、文化认知、文化传承和政府组织职能4个因子;震后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大众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校本课程相关理论,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传统体育课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城镇化视角,在文化语境下解读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困境"现象和现实发展问题,分析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功能转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现代化发展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古代诚信思想内涵与现代武术文化教育中"诚信观"的关系,旨在从诚信视角论述现代武术文化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武术文化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将诚信传统理念融入现代武术文化教育之中,对于我国武术文化教育的现代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传统在现代发展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中国武术传统与现代发展,在"文化多维视野下",表现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理论互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认知转换;"实践"与"后实践"的辩证逻辑关系。武术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寻求变革与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进步中得以延续、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中彰显超越,突出体现了传统依然活在武术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探赜,有助于深刻理解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脉络。运用多重史料互证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基于话语构建视角,以中央国术馆为中心,围绕“强种救国”核心话语,探赜近代中国武术话语构建的三重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在“国之病夫”的隐喻与“身之病夫”符号的共同作用下,所激发的尚武图强思潮,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起点。从理论逻辑看,在救亡图存语境下,从国家、民族、社会三个层面,寄望通过对国民身体的征用、对民族体育的坚守和对武者身体的规训达至民族复振和国家强盛之目的,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机理。从实践逻辑看,在国术救国历史主题叙事中,中央国术馆通过多种举措激活国民武术价值观念的认同机制、坚守传统筑牢国民武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国际推广构建民族文化符号和重塑国家形象,是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逻辑进路。以古鉴今,通过对近代中国武术“强种救国”话语构建的研究,提出中国武术应以国家意志为根本导向,以身国同构为逻辑理据,遵循民健国强发展进路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8.
散手战术是散手制胜的重要因素。本对散手战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进行了探讨,以备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这道理谁都明白,可要真做起来对一些人来说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别的不说,只说这中国的传统武术。中国的传统武术技击形式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总之,魅力大得很。对了,她还有一大特性——门派繁多。本来是“百花齐放春满园”,可有些人偏偏是只许我开,不许你放。  相似文献   
20.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审视;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或者说是一项身体"唯美技术",更应理解为不同地域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人类学身体文化领域所关注的"身体结构"、"身体意象"和"身体符号"三个维度对武术特有的"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探讨和诠释武术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