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027篇
科学研究   18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52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体育强,则中国强。海外布局、海外推广对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以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海外布局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比较、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新时代中国冰雪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现状加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冰雪运动赛事发展冰雪运动特色体育产业品牌对外布局的时代助力主要由: 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天时因素、“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的地利因素、中国制造业转型腾飞的人和因素、官方的冰雪运动振兴计划的大力助推四点因素形成。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冰雪运动产业海外推广的绝佳契机。通过总结和分析,尝试给出官方组织牵头,实现“走出去”的品牌合作,打造多品牌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基于海外文化的深层内涵展开推广宣传、做出符合国外文化氛围的推广创新;从产品设计到赛事运营,多方面的展示中国独特的精神文明文化,展示中国元素与中国气质,输出中国的体育审美架构和体育观念等持续推进中国冰雪运动赛事海外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全运会在我国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研究全运会的变革历程、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将对全运会的未来发展提供推动作用。研究认为,全运会的赛事经济效益低;全运会历届发生的负面新闻影响全运会的赛事公信力;传统的奖牌榜与“计分制”不再适应中国竞技体育环境;政府指导文件的硬性要求促成全运会改革;群众日益高涨的体育热情与日益衰弱的专业体育人才选拔机制的综合博弈是现阶段引导全运会改革的重要力量。研究根据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的发展改革趋势,进一步提出了挖掘全运会潜力的发展方向:通过进一步透明化全运会运作结构,全运会的赛事公正性体系化,对计分制进一步深入改革,淡化全运会赛果的政治影响;兼容并包的多元化赛事改革,选取中国本土特色的体育项目发展,将群众参与与高专业、高水平的竞技体育赛事紧密融合;基于现有全运会结构,持续优化全运会的赛事文化,基于体育文化传播和一带一路机遇,树立中国竞技体育赛事品牌典型;持续重视青少年组的赛事构建,加大基础类项目的比重,构建长效激励机制,使民间自发涌现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03.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全面调查当前广西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探寻各年龄段中小学生存在厌学、注意力不专注、多动、沉迷网络游戏、早恋、逆反、考试压力等主要问题发生的规律;立足广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机制、经费、课程、活动、条件等发展瓶颈,研究通过健全体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教学、游戏、运动竞赛活动等手段进行干预,应用体育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解决多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富足矛盾”理论,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提出了破解之策。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富足矛盾”,具体表现在:“中心-外围”结构突出;选择了“点源型”发展模式;存在“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破解之策在于:培育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强化自觉,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制度建设,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散性外向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体育教育”这一社会主流文化形态的特殊性,从组织机构现状分析,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体育教育,都将残疾人归纳到“特殊学校”,与普通体育教育(健康人群)“分而治之”,也可以理解为,当前主流的体育教育发展框架下,面对残疾人体育教育是“分离”而非“融合”的态度。基于融合视角探讨残疾人体育教育,一方面立足保障体育教学质量、效率不受影响,“残疾人”作为一个变量融入体育教育主流形态中不会对固有变量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大前提。另一方面,要实现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有效沟通交流,以“回归主流”技术路线实现残疾人人格健全和地位认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融合体育教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体现出巨大的人文关怀,也促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适应体育是促进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比较研究及归纳演绎等方法,通过梳理适应体育实践与理论的历史脉络,从不同历史时期适应体育存在的形态、特征以及社会价值来把握适应体育的演变过程,认为适应体育完成了两个重要转向:由早期疾患治疗的康复手段转向个体的自由发展与教育需要,由满足社会施以人道的文明需求转向社会公平公正需要。并就适应体育的历史演进把握其发展方向,认为未来适应体育发展将是在哲学迷茫中回归以人为本,在道德约束下强调公平,在理念感召下走向融合,在价值发现中迈向统一。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和日本两国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陆续开始改革,相较于日本,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稍显缓慢,改革内容也相对保守。课程设置上,目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统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即大学一、二年级公共体育课为必修,但日本大学目前已此无硬性要求。课程形式上,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要求开始多于15个体育项目,而日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采取“理论+实践”模式。课程考核上,我国沿用百分制,日本采取等级制。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比较发现,日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部分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01-2010年间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的发展时期和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剖析,指出10年来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运动减肥研究水平参差不齐;(2)运动减肥研究对象局限性较大;(3)运动减肥研究深度不够;(4)运动减肥研究应用价值不高。建议:(1)运动减肥的基础研究领域应向纵深发展,并与国际接轨;(2)研究水平应更加均衡,研究对象应更加广泛,研究方法、手段应更加先进;(3)应用研究领域应不断拓宽,提升研究深度与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曾读过贾平凹的散文《明月清泉自在怀》,文中阐述了作者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深刻理解。曾在午夜时分拜访过那抹月光。她悄悄地、温柔地在耳旁呢喃。  相似文献   
110.
海洋与大气图像数字图书馆(NOAA Photo Library)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图像搜索、测览及下载服务,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海洋与大气研究领域提供信息基础设施,方便科研和教育并促进两者之间的联合。其资源涵盖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科研及科普教育意义。文章对该图书馆的建设、意义及现状进行了综合性的述评,包括项目概述、资源组织、技术特征、界面设计、服务特征以及作者的评估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