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期刊的载文特征,对于数据期刊管理和相关学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 《Scientific Data》和《中国科学数据》两种数据期刊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文章的作者信息、收稿时间、 发表时间、学科类别、参考文献数量等内容信息,经过初步处理后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剪除无用规则并匹配后得到 关联特征。【结论/结果】通过关联特征发现:《Scientific Data》的作者以美国为主,英国、德国、中国、日本等国家也积 极参与,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主要集中在20-40篇之间;《中国科学数据》的作者主要是中国科学院部分院所,但院 外机构较少,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主要集中在0-20篇之间。两种期刊所载文章的收录发表时间差大多在100-200 天之间,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均是两种期刊的重点关注领域,但两种期刊对社会科学领域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在调研国内外数据资源共享评价方法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科技数据应用效果评估指标的基本原则 和核心要素,构建数据应用效果评估模型,并在地学、生物和空间等领域选择代表性的数据库进行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13.
就“三性”实验的特征及内涵,合理构建“三性”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原则和步骤,开展“三性”实验教学应避免的现象等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普博览”(www.kepu.net.cn)是基于网络的虚拟科学博物馆群。它由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启动建议(1999年10月25日正式开通),旨在发挥科学院在多年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中积累并掌握的大量科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资源储备,搭建公众与科学家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通量数据的关联数据发布,以关联数据的发布技术框架为研究对象,采取实例阐释的方法,提出了关联数据发布过程中可参考的标准化流程,并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关联数据发布流程可以分解成数据建模、实体命名、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化、实体发布、开放查询六个关键步骤,发布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语种问题、值词表的发布、RDF词表的发布等关键问题.关于利用D2R Server发布数据,本文建议:不要采用空白节点;尽量做好关系型数据库的前期设计;指定非文本属性的数据类型;适当进行实体表的拆分与合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深入研究科技数据资源后评估方法和机制,通过借鉴国际上科技项目 管理后评估模式以及国内科技数据资源建设和服务后评估实践,提出科技数据应用服务效果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和内容框架。期待通过制定完善的数据服务效果评价体系及有效的实施方案,提高科技数据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规范 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推进数据资源检索和服务的持续发展,提升科技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水平。  相似文献   
17.
3月,谷歌AlphaGo与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的"人机世纪大战",刷爆全球舆论圈。说到底,AlphaGo获胜,在于拥有人类历史高手海量的棋局和不断试错改进的自我学习能力。大数据+深度学习,造就了AlphaGo的胜利。海量数据的汇聚,促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然而,问题普遍存在,那些希望通过海量数据总结和发现科学的规律,或者是刻画用户画像的设想,遭遇了诸多挑战。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积累了二十余年的各类数据,当我们面  相似文献   
18.
科研基础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平台。近10年来,我国科研基础平台在科学观测水平、制造工艺水平、数据获取水平、开放共享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水平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水平支撑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展望未来,新的科研范式变革正在悄然到来,新兴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不仅支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野外台站朝着更大规模、更精确、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其本身还将对科研范式变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加速器”与“倍增器”,成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迈进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