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31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以特色谋发展、以科研为先导、以实践为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创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科研体系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发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选择性实验项目和网上模拟实验及演示实验项目、创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室、建设科研教学一体化实验室,形成实践科研教学体系;通过修订培养方案、提升教学目标、发展学科交叉,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形成教学、实践和科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2.
吕萍  顾裔红 《福建教育》2023,(12):37-40
观察与记录幼儿学习行为是理解幼儿和优化教育行为的支点。在幼儿学习行为观察与记录方面,主要存在观察目的不强、观察重点不明确、对观察方法和工具不熟悉等问题。典型行为描述是对幼儿进行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常见方法之一,能够提供丰富且复杂的行为观察记录材料,便于教师查阅和形成对幼儿行为的理解。幼儿典型行为描述的观察要点包括观察重点、观察环境、观察记录、观察结果与结论、评价与建议。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和分析典型行为描述法,为教师观察幼儿行为观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3.
法制新闻的标题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萍 《记者摇篮》2001,(8):10-10
  相似文献   
144.
赵堡太极拳经过历代传人的教授教学总结形成了系统的练习方法,这些方法概括起来有七个。  相似文献   
145.
今天,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因为要到县里参加一个会议,所以给我们布置了一些学习任务,就匆匆地离开了学校。 常言道:“老师不在校,学生乱了套。”第一、二节课,有代课老师上课,同学们还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但第三节自习课上了不到十分  相似文献   
146.
掌握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不具备这个基础,就难以掌握为交际进行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学习和掌握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规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防止词汇遗忘。  相似文献   
147.
一、转莲花 (一)场地器材 平整场地一块。 (二)方法 将学生分成6~8人一组,每人右腿弯曲,以脚背钩于邻近一人的膝关节处,同时自己也被别人钩住,组成一朵莲花。游戏开始,大家一边喊口令,一边用单脚跳跃转圈。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坚持时间长的组为胜。  相似文献   
148.
脑科学的兴起,使记忆之谜不断被解开,同时也冲击着人们对记忆和学习的传统观念,为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启示,利用记忆研究成果可以成功地实施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9.
一、火车挂钩 (一)场地器材:在平整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 (二)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每队又分成相等的甲、乙两组面对面站在两条平行线后,每队之间间隔约4米。游戏开始,每队甲组排头听口令后,立即向本队乙组跑去至乙组排头前,做180°转身跳,乙组排头双手扶在甲组排头的肩上为火车已挂上钩可以出发。  相似文献   
150.
"一、充分定位与安排预设,使"生成"事倍功半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性,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预设,真正让学生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