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教育行政部门、各类院校及研究者密切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强调核心价值观,强调道德主体和道德体验,强调回归生活世界等理论或观点,逐渐凸显在德育研究与实践领域,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模式与方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12.
一根75厘米长的电线可以变成一副眼镜。两张报纸、一卷锡箔纸可以变成一根闪闪发光的魔棒。你信不信,让我们试试自己的魔力吧!  相似文献   
213.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与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更多地承担着传递职业活动经验的任务,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应特别强调构建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注重课程体系的应用性,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与企业互动,发展现代师徒关系.  相似文献   
214.
在广义课程开发的四环节中,课程实施是最难于控制、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过程。其中,实施者的价值取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课程实施中通常反映出三种价值取向:忠实取向,调适取  相似文献   
215.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学界提出的学校教育理念之一。其后,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以问题解决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关注并积极探索这一理论,将其列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法与理念之一。问题解决成为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积极思维,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其中,“体验”是问题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16.
我的爸爸经常加班,晚上总是很晚回来。今天晚上,妈妈也因为明天要考试,去单位找资料了。妈妈出门前告诉我:“写完作业,就自己睡吧,不要随便开门。”天已经黑了,想到妈妈和爸爸都不在,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心里又担心又害怕。外面树枝的影子映在窗户上,西北风呼呼地 叫着,就像是鬼的影子和声音。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9点多  相似文献   
217.
后现代课程观:一种发展性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教学过程的本质何在?如何理解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的权威性?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否在课堂实践中实现互补?美国课程论研究者小威廉姆斯·E·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观点和方法考察课程的建构,提出了更具创新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同时也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展性诠释。后现代课程观认为,实践是一种课程的语言,也是课程的根本特征,没有什么概念比“实践”更能揭示课程的本质与规律。它强调课程与教学应遵循非线性模式,而不应采用现代主义盛行的全知全能的控制方式,使学生成为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  相似文献   
218.
特色项目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本质意义上,它是学校在合格基础上促进发展、办出特色的生长点,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在直接意义上,没有“特色项目”,评估结论只能是“合格”,不能为“优秀”或“良好”。  相似文献   
219.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职业教育在中国形成较晚,有关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因单一化和简单移植倾向而备受诟病。业内研究者指出,那种以“应用”为目的、倾斜于国外理念而自我否定的取向,格式化的研究方式,形式化地追逐先进经验与模式并期以迅速地在国内施用的心态等,导致了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困境:脱离于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学科体系成为一种模糊愿景;隔绝于发达国家文化背景与经济发展条件,名目繁多的模式、经验的本土化实践不断遭遇尴尬。要改变这一状态,同时使职业教育研究保持必要的张力,有必要认真探讨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20.
高职开放式课程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与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更多地承担着传递职业活动经验的任务,因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应特别强调构建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包括:注重课程体系的应用性,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与企业互动,发展现代师徒关系。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只有突出了应用性,才能体现其职业性。一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这就要求高职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