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37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试论学校信息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学校信息化道路的选择,信息及其特征、分类的阐述,明确学校信息处理的基本程序和学校信息处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2.
常青 《江西教育》2003,(13):10-10
孩子犯了错误,有了缺点,父母常常会责备孩子。责备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注重责备的方式和方法,以至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些父母惟恐责备会产生不良影响,反而不敢责备孩子。事实上,只要方法科学,适当的责备会有较好的效果。一、责备要及时。  相似文献   
53.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社会、归于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通常手段和主要载体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主要有科普说明文、科普小论文等。科普文章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认识,把人类的科技活动状况、科技研发的成果、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表现出来,介绍给公众,传播到社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见,科普写作担负着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既然如此,科普写作的重点就在它的“普及性”、专业知识和大众消费。那么,如何在科普写作中把握这个重点,体现普及性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4.
55.
56.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方案设计、教材内容研究、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改进和提升空间。若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全国的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应与信息技术课程群深度融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划分核心课程和进阶课程,立体化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共同体,通过设计共建共享的教学实践平台,共建人工智能课程群。  相似文献   
57.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照搬教案,教学的有效生成备受关注,它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促成有效生成的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文章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9.
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不到位、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匮乏、学校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等是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诱因。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0.
汉字属象形文字,一个字往往可以拆成几个字,古人常用这种拆字法,来判断人事因果预言吉凶祸福。有以拆字为业的,称“测字先生”。其方法是先让被测字者随手写一字,测字者根据字组成或间架结构来发挥答疑。据说,明朝末年,国势危殆。崇祯皇帝寝食不安,便遣一宦官出宫打探民情。宦官来到一个测字摊前,先写个“友”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