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反美学观照:广告文化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元 《新闻大学》2007,(4):132-136
广告与艺术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规范和不能互容的审美价值,广告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广告文化内部,广告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他在他为的特征,广告文化的当下性和功利性构成了对艺术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消解。我们这里对广告文化的反美学关照并非要进行优劣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不认为审美价值应该定于一尊,艺术本质不能代表所有的审美价值。当然,广告的反美学观照也不表明我们要举双手赞成广告对艺术美学规范的冲击,我们的立场是人本主义的理性审视,即对人类健全精神的关注。  相似文献   
32.
广告是媒介产业变动的晴雨表,研究广告的流向是观察媒介产业变动的重要视角。媒介产业变动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而媒介的资本构成中,广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必将对媒介的地域结构、媒介类型结构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3.
李年林  张殿元 《新闻大学》2024,(2):100-116+121
研究基于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名人间人际关系框架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在多位名人同时代言情境下,对应推断中介了冲突型关系(vs.友好型关系)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为多名人代言策略下品牌代言人选择引入了名人关系这一参考维度,并提出品牌应该根据媒体有关名人关系的报道适时调整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34.
张殿元 《新闻界》2002,(6):37-38
广告是一门说服(诉求)的艺术,而说服的技巧无非两种,一是晓之以理,一是动之以情。在广告溢出商业范畴开始被人们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时候,情感诉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情更像是酒,时间越长,香味越浓,沁人心脾。也许正因如此,近年以历史“说事”的广告开始多起来,对广告的历史诉求解析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广告的历史诉求渊源追溯一提到历史,我们马上就会把它和古旧的、过时的、陈腐的东西联系起来。而一提到广告,除了少数专业人士会想到广告几千年的发展史外,绝大多数现代人都会把广告与全新的、时髦的、鲜活的东西等量…  相似文献   
35.
从发展的角度讲,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报业史也是一部体制创新的历史。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规定性,使得中国的报业体制创新实践表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几乎每天一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中国的奥运和奥运的中国,这一系列报道为日本读者塑造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问题百出的"北京形象",这种描述本身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文本,本文以<朝日新闻>"看看北京"栏目为例,借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语态理论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37.
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关于广告文化、广告批评的研究渐渐多起来,本文就三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批判的视野中还原广告真相;批判性地研究广告文化的价值建构问题;亟待强化受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反思品格.本文主张广告文化批判实践要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不应在一种虚拟的理论空间展开这种批判实践,而是要对广告文化进行语境式解读,也就是将广告文化置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38.
批判研究:广告文化传播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作层面的广告活动 ,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 ,权力和主体性是广告文化批判最主要的两个批判范畴。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广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是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9.
中国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看,大众传媒出现后经历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大众传媒又经历了传媒政治化、传媒商业化、传媒垄断化3个时期.在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亦不相同.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是,在媒介体制转型中,应该注意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警惕改革中资本逻辑对传媒业的过度操纵,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