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李筑  王颖吉 《新闻窗》2007,(4):104-105
邹韬奋(1895-1944)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0余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后集结出版《韬奋文集》、《韬奋全集》等。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邹韬奋在其一生的新闻报刊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媒介批评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针对当时的各种新闻现象而发表的或表扬、或批判、或分析的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谣言盛行反映出社会公信的缺失。结合典型谣言案例,本文认为社会公信力薄弱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社会环境和心理条件,还使得辟谣效果大打折扣。从长远来看,建设完备的社会公信系统是谣言防治的长效机制。应该从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社会监督及问责机制、建立社会公信力评价体系、整合社会公信力资源四个方面入手构筑谣言防治的综合系统。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短视频平台涵盖了多类主体所创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典籍等领域所取得的“双创”进展。探索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文化保护、研究阐释、技术展示、美学表达,以及可见的影像与不可见的文化土壤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思考分析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质量,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现象愈演愈烈,相关研究也随之增多,研究内容和方向越来越细化和全面,在此形势下,对近年来的谣言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势在必行。谣言的传播机制主要包括成因、传播过程与模式以及影响等方面,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数量虽然可观,质量却并不容乐观,研究雷同、缺少深度以及创新性弱是现今谣言研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即便我们不考虑互联网记忆对于人脑记忆产生麻木效应的风险的话,我们也仍旧不能指望机器的记忆能够取代人的记忆。显然,人的记忆乃是一种生物记忆,而计算机网络记忆是机器的记忆,在人与机器之间存在永远的鸿沟。认知记忆活动事实上是人的生物活动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作为一种生物的智力状况,决定了人脑的机能:它的质量、创造力、情感和判断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传媒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媒经济发展迅速,传媒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其利税在1997年就已超过烟草行业,成为排名第四的国家支柱性产业。由于传媒经济发展迅速,竞争加剧,业界急缺既精通传媒业务又深谙传媒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媒体竞争的实质被认为是人才的争夺,而复合型媒体经营人才则是争夺的焦点。如何适应传媒经济发展,调整,扩大传媒教育内容,培养新型传播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实践和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国非遗传播的整体格局,形成了以短视频技术和商业优势为主导的新媒体场域。新场域对我国非遗的整体生态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但也由此产生了不利于非遗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新的局面下,我们需要探索非遗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推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从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提炼、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媒介事件的策划传播、政府职能的优化发挥,以及非遗短视频海外传播力与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优势,克服和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非遗的整体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施拉姆认为,需要从两个维度理解传播的学术性质:一个是以学术实践方式存在的研究领域,而另一个则是以制度化形式存在的传播学科。这两种理解维度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张和矛盾的关系:作为探究实践的传播领域需要以开放性的姿态与各种学术研究事业进行频繁的互动交流,并通过内部的骚动与分化保持其旺盛的学术生命力;而作为教育单元的传播学科则更需要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性工作维系学科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真正健康的传播研究是在分化与整合这样两种矛盾力量形成的张力作用之下推进的。  相似文献   
19.
王颖吉 《新闻窗》2008,(6):8-10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当务之急。对于新闻传媒而言,一方面需要按照中央精神认真领会、学习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转变传统观念,争取在社会服务、报业经营、业务发展等各方面具体工作中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另一方面,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环境、推动全社会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中所担负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20.
“体”是《文心雕龙》中重要的文论概念,具有十分丰富复杂的内涵,是一个概念系统,涉及《文心雕龙》一书的文章学理论的诸多方面的问题。综合来看,“体”主要包括有“体”(体类)、“体要”、“体貌”、“体性”、“体势”等不同的含义,这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体”的复杂观念共同构成了“体”的意义系统,表述了刘勰关于“体有六义”的文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