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着实”经历了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再到语气副词的历时演变。“着”“实”连用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朱子语类》中的大量使用为“着实”成词奠定基础,元明清时期可谓“着实”发生词汇化、语法化的重要阶段。“着实”在通俗化、口语化色彩浓重的元杂剧及明清小说中高频使用,由结构松散的动宾短语发展成为语义凝固、结构紧密的情状副词,又在隐喻机制、语用推理、主观化等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虚化成为一个加强言者对客观事实肯定强度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32.
翟军 《农村教育》2006,(9):62-62
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其中形象化是其最大特点。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美育恰恰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感悟美的形象所展示的内容,能给人以情绪情感的感染,使人通过自身的情感经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进而产生共鸣,受到熏陶,而这种熏陶又是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33.
Двóйка     
  相似文献   
34.
李晓彤 《大观周刊》2012,(45):23-23
萨提亚家庭治疗以人本主义的信念为基础,注重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并根据自我、他人和情境的互动模式,把沟通方式分为“表里一致”的良性沟通和“表里不一”的病态沟通,其中“表里不一”的沟通方式包括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和打岔型。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简要介绍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并评述其优势和劣势,继而根据我国该理论发展现状,简要提出一些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李晓彤 《大观周刊》2012,(21):43-44
本文旨在通过扁鹊三兄弟都从事医术,治病救人,却有不同的名望的分析,联系社会工作的信念分析社工的实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问题,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来帮助案主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案主自我实现得以满足。扁鹊在病人最痛苦对给予医治,正像社会工作孝一样,在人最需要时去挖掘人的潜能,温暖人,感动人,感化人,安慰人,影响人,帮助人。  相似文献   
36.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相似文献   
37.
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但是到了近现代,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然而,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时代呼唤创新,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实现国富国强梦也有赖于科技创新,有赖于培养高素质具有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创造能力的核心就在于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38.
英国政府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元数据标准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军  翟玮  裴心童  李剑锋 《情报杂志》2021,(4):132-138,186
[目的/意义]为促进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和高效使用,英国率先在元数据领域采纳开放标准,对其的系统介绍可为我国政府数据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和网络调查方法,分析和介绍2020年4月成立的英国政府数据标准局的第一批成果——共享和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实施指南和应用情况。[结果/结论]采纳开放标准代表着国际上元数据标准建设的最新发展方向。对我国而言,应在将元数据标准看作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重视引进和鼓励使用开放标准、持续提升元数据管理的成熟度水平上借鉴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39.
潘光旦(1899~1967)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专长于生物进化与遗传、优生学、社会思想史、家族制度史、儒学哲学、民族史等。《潘光旦文集》1~14卷(2000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齐)收录了潘光旦先生一生的专著、文论、译作、书信、诗词及其他著作,集其一生研究成果之大成,向我们展示了其一生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为使读者特别是一些青年读者对潘光旦及其文集的出版有所了解,本刊记者走访了《潘光旦文集》主要编者潘乃穆及责任编辑沈昆朋。  相似文献   
40.
这个学期的历史课开课之前,老师从班里选了一半学生,每天课间的时候,去他办公室看一样东西。星期四这天的历史课上,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大玻璃碗。他先把原先选出的一半学生叫上讲台,那群学生对着玻璃碗里的东西发出一阵惊呼,赞叹、惊诧的表情溢于言表。台下的另一半学生按捺不住,等他们走上来看过之后,却莫名其妙地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玻璃碗的清水里泡着一棵很不起眼、挺难看的蕨类植物,比铅笔略长些。一把破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