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史的全面考察,指出科学方法曾经历了古代的直观方法、近代的典型化分析方法和现代的系统论方法这样三种历史形态,它们都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考察科学方法形成、发展及完善的历史,有助于我们弄清科学方法与科学认识的关系、性质及类型,正确认识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和总结科学方法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从而科学地运用这些方法去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推动升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2.
123.
比较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的逻辑方法之一。它在认识论的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基本的途径、形式和手段。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比较方法,说它是“理解现象的钥匙”。在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方法论作为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世界上广大研究者的注意。但是方法论代替不了具体的逻辑方法。在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简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情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化;二是教学内容的渐进化;三是教学方法的程序化;四是教学环境的育人化;五是教学评价的外显化。  相似文献   
125.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深入普及,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招考宣传在技术上和操作上均可行了。基于网络的招考宣传平台由于其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受众面广、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可广泛运用。本文探讨综合运用ASP.NET、Flash和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招考宣传平台,旨在实现招考宣传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6.
地方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地方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相关高校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针对地方高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特色建设、实验教学团队、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网络信息化应用,结合福州大学国家级化学化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7.
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单主线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突破教学主线限制,在单主线基础上增设能力培养主线,形成“知识传授主线+能力培养主线”并行的双主线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通过对双主线模式理论架构以及特色的理论分析可知,该模式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促进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的均衡达成。实践与效果分析表明,新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并对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介绍了一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网络系统的建设情况,及在网络信息系统硬环境,软环境和数据环境方面的集成工作内容,探讨了在应用系统的系统集成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对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9.
企业职工教育指的是企业对职工进行的生产经营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它是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职工教育,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也适应了世界职业教育办学企业本位化的新趋势。长期...  相似文献   
130.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民以食为天",是否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需要,事关我国能否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业.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人口多,自我消费量大,故而商品率低.目前,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成为我国的四大粮食作物,大豆、高梁、谷子和其他小杂粮的比重有所增加.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造成了粮食生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的粮食作物分布,即具有广泛分布,又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