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59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她能深入走进每个班,每个学生." "她是工作狂." "她是用心在工作." "她把工作当成事业." "她为家庭为自己考虑得很少." "她真的特别累……" …… 在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都不太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当我们一路走来,从不同人口中听到相同话语的时候,我们相信了.  相似文献   
22.
语言、文化和交际是密切联系的.长久以来,外语教学只局限在词汇和语法层面,忽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教师在教授外语的同时必须要渗透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其跨文化意识.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可以在外语教学中遵循文化要素导入原则,运用对比的方法在外语教学各个层面引入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及时了解教育对象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与教育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并形成良性互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参与心理危机工作的前提;建立深度辅导日常工作机制、完善"沟通对话"机制、建立及时有效的监控机制以及利用"他助-自助"机制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4.
“殷盛感”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老龄问题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理事、英国政府关于“心理资本与幸福”前瞻计划的首席幸福研究专家费利西亚·于佩尔(Felicia A.Huppert)教授和她的博士生苏德中(Timothv.T.C.So)于2009年提出。殷盛感(flourishing)是感觉良好(feelgood)和机能有效运作(functioneffectivelv)的结合,是指一种非常高的幸福感。它包括3个核心元素即积极的情绪、投入、人生的意义,以及6个次要元素,即韧性、自尊、活力、自我决定、乐观和积极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5.
陈虹 《天津教育》2013,(18):13-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6.
从容、坚定又颇具理性地在负笈岁月走向明天,必定是志向远大的人。繁重学业负担下,不忘与同伴做一个有意义的CPS;常去图书馆读一点触及灵魂的书,获取一种精神的阳光。行文读来不时闻到散发的兰香。  相似文献   
27.
文章简要叙述了材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建筑材料的类型、影响材料成本的因素.并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加强材料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始投入使用之前,对软件编码实现、设计规格的说明和软件需求分析等的最后审查,是为了发现错误从而对程序进行执行的过程。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重要环节之一,它同样确保着软件的质量,对软件的顺利运行起着保障性作用。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软件能够正常运行,降低错误发生率,减少软件的开发费用,探究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和计算机软件测试过程进行了研究,以确保计算机软件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9.
树叶精灵!     
陈虹 《小朋友》2004,(7):2004
  相似文献   
30.
救灾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一套长效的赈灾机制。和地震本身不一样,地震的余震可能会越来越轻,可灾民的痛苦在后面,就像四川人常说的“摔倒了不痛,爬起来痛”。灾区的重建需要五年、十年的时间,可灾民们,尤其是那些失去父母、失去兄弟姐妹、失去老师和同学、身体在瞬间伤残的孩子们,心灵的重建需更长久的时间,康复起来会更艰难、更复杂。正如中国心理学会会长张侃提出,这次汶川地震的心理干预要坚持20年。 海外四川发展促进会(Overseas Sichuan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为表达海外华侨爱国爱家的拳拳之心,为家乡重建筹集善款近40万美元,捐赠四川省教育厅。这笔善款将用于筹建心理辅导研究所,希望在将来的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对于提高灾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起到务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