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儿歌被誉为“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文学”,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要感知途径的语言艺术,优美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以及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使得儿歌成为具有鲜明音乐性的韵律艺术。儿歌的韵律艺术是附着在儿歌的童蒙功用层面上而伴生的。只有富含韵律之美的童谣,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如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农村小康。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成人高教教学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成人教育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课题.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变化特点,改进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索王安忆的作品对普遍人性的关注,挖掘平凡“英雄”面对孤独、寂寞时,勇于承担不幸命运的精神力量与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5.
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具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追求纯真、深沉的情感升华,并具有浓郁的边疆地域色彩,是不可多得的儿童文学佳作.  相似文献   
16.
晚生代女性写作的出现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引来了巨大的争议。从当下的政治经济状况、与女性写作性主题的表现流程来观察其突现的原因,从其创作与时尚的关系、对爱与性关系的态度、对世俗社会的态度及其写作外围的语言叙述方面的问题来分析其另类风格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歌被誉为"活在孩子们口头上的文学",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要感知途径的语言艺术,优美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以及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使得儿歌成为具有鲜明音乐性的韵律艺术。儿歌的韵律艺术是附着在儿歌的童蒙功用层面上而伴生的。只有富含韵律之美的童谣,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文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大纲》中对关于“阅读”的部分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重视积累、培养语感的问题,加强诵读等问题,值得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的日益凸显,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报群工部门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新形势下,提高党报群工干部的素质,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党报自身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必将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既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挑战,也面临国内兄弟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采取积极对策,才能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