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21世纪是科技制高点的争夺、人才质与量的较量和综合国力的竞争的世纪,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教育,并渗透到教育思想观念与现实的课程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及的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日趋追随科技巅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2.
网络化学习评价是数字化背景下监控和管理学习质量的核心所在。文章阐述了大学英语网络化学习评价的现状、特征、指标体系描述、评价工具和技术、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的运行机制等,旨在提高网络化学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测试任务特征理论,结合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要求,选用新高考Ⅰ卷、全卷甲卷、全国乙卷及天津卷(3月春季第一次高考)共16篇语篇的65道阅读理解题为对象进行命题质量分析.结果显示,4套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试题命题质量良好,其在语篇类型、题材、核心价值、文章难度、关键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上均基本符合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但在单卷上仍存在一些差异.为了优化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质量,命题人员应进一步丰富语篇类型和题材,注重五育并举;适度调配语篇难度,确保结构稳定;全面考查核心价值和关键能力,突显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笔者就素质需求 ,提供一节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并就各模式中的具体环节进行剖析 ,旨在就如何开拓教学思路、上好一堂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其模式解构如下 :一、开课求新复习导入课 ,力求内容形式新颖别致 ,有新奇感 ,能一下吸引住学生 ,其步骤如下 :1、全班起立 (引起注意 ) ,师生一起唱一首英语歌曲 (短的唱两遍 ) ,边唱边做动作 (律动 )。2、DutyReport(每生轮流一次 ,课前准备好 ) ,一月一评奖 ,从而促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讲英语。3、教师将前节课已学的知识内容迁移到本节课的新知识上 ,可采用以下任意…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学英语课程中人文素质与语言能力培养出现“断裂”的现状,笔者在文中对这种人文价值缺失现象进行了理性反思和剖析,并就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实例分析,阐释了该课程如何发掘其丰富的“人文教化”资源,成为文化传承、人文教育、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策,使大学英语课程在“意义”迷失的边缘尽快踏上漫漫的回归之途。  相似文献   
17.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云计算中的云服务开创了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新局面。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数据库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值于一身,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创设形象、生动、有趣的英语阅读学习环境。文章依托云计算的理念提出了英语阅读教学数据库建设的实施策略及其云服务模式;学科馆员依靠"云"深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成为"云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18.
IC~2支撑下大学英语写作协同服务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2是IC的扩展,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形成平方级的服务效能提升。IC2使学科馆员真正走进学科化服务;而协同技术和虚拟社区的出现,使学科馆员的创新服务得以实现。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困境出发,通过信息共享空间和创新社区的建立,落实学科馆员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的工作流程和服务体系,探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科馆员的协同服务模式和实施策略,拓展并延伸学科化服务的空间,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媒介对"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将信息稳定的四个维度即内容、流量、结构、时效来考察此次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信息不稳定表现,结合香农的信息论观点,对信息量、信息价值、信息价值比重等核心指标进行考量,在案例回顾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为维持信息稳定媒介可以从保证信息价值量、树立以公信力为核心的竞争力、保持在媒介生态中的活跃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以构建社会稳定为目标,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词类运用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英语中名词占优,尤其在科技英语中,名词化倾向日呈突出之势。英语中抽象名词的大量使用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汉语中动词运用频繁,其形象具体却给人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英语中一些抽象且含动态意义的名词常以词类转换的手段在汉语中加以具体“动”译,笔者在从事多年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所授的不同教材中含动态意义的名词译法“聚沙成塔”,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