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9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改革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科学素养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只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各种载体,尤其是科学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物质的构成》这一节的教学使我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2.
财政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民主的角度来看,当前农民负担加重,乡镇普遍面临财政危机的制度根源主要是乡镇民主财政的缺失。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乡镇公共财政关键在于赋予社区农民更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3.
文章从我国关于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现状、谁是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性的内涵及特性等几方面,探讨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性问题,以确立译者的文化创造者身份和翻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4.
俗话说得好,“字是人的第二形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硬、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我在几年的写字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练就一手好字,能使作业整洁美观,提高书写速度,增加阅读量,以陶冶学生情操,达到育人的效果。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一点感悟。一、着力培养浓厚的写字兴趣很多学生不喜欢写字,一笔一画,枯燥得很。因此,在进行写字教学之前,我先搜集一些古今名家的作品(楷书作品),让学生传阅、欣赏,学生阅后赞叹不已,但又懊恼自己的字太差劲。这时,我乘机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相似文献   
135.
从诗歌各要素入手对《塞壬之歌》进行详细解读,以证明该诗的主题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决定了其面对诱惑时的无能为力,同时将重点分析该诗中不同要素的运用怎样巧妙为诗歌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36.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是高等院校系统内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但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最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文章以STEAM教育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变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落实与发展现状,分析以STEAM理念为指导核心的教学思路,从项目式教学、构建学生批判性思维;拓展在线教学、实现数字化学习;利用问答式教学、强化计算思维;融会贯通、实现学科链接四方面总结了转变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8.
独立学院转设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独立学院转设有利于独立学院科学定位,实现特色发展,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为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独立学院应立足于自身特色,在"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一些前瞻性问题上,通过实践来驱动理论创新.从整体上做好"课程思政"的规划和组织落实,在思想上统一育人与育才共同发展的理念,从行动上统一履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从而推动处于转设关键期的独立学院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基于西部区域的历史与现状,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探讨了跨越式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推动西部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0.
黄萍 《教育探索》2007,(3):18-21
当前,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诉求与国家理念被提高到了一种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法治是其必须依赖并予以维系的基本方式与根本途径,因此,和谐社会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法治社会.然而,司法实践中,程序法制的淡薄与迷失是致使法治社会无从形成的重要障碍,并最终有可能使得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落空.因此,程序法制的构建对和谐社会的形成与维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